[发明专利]四自由度混联骑行运动模拟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5624.6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7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柱;黄阳阳;李燃;段昱杰;王蕊;李方琳;熊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2/08 | 分类号: | A63B22/08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杨文艳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度 混联骑 行运 模拟 平台 | ||
1.一种四自由度混联骑行运动模拟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中间执行机构和前后左右四条驱动分支;基座(1)呈U形,包括底板和左右两个挡板;中间执行机构由成对的第一连接座(30)、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8)、第四连杆(10)、第五连杆(12)和第二连接座(31)顺次转动连接而成,其中第一连接座(30)和第二连接座(31)的端部固定在基座(1)的底板上;中间执行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32),支撑板(32)顶部固定有自行车车架本体(24),支撑板(32)的底部固接有支撑轴(33),支撑轴(33)穿过两个第三连杆(8)之间的间隙,两个第三连杆(8)之间固接有两个与第三连杆(8)垂直的隔板,两个隔板之间共同固接有一根穿过支撑轴(33)的且与第三连杆(8)平行的第四转动轴(7);所述支撑轴(33)的底端形成前后分叉结构并分别与前后驱动分支连接,前驱动分支包括顺次连接在一起的第一U型运动副(14)、第一电动缸组件(15)和第一球型运动副(16),后驱动分支包括顺次连接在一起的第二U型运动副(17)、第二电动缸组件(18)和第二球型运动副(19),其中第一U型运动副(14)和第二U型运动副(17)分别与支撑轴(33)的底端分叉连接,第一球型运动副(16)与第二球型运动副(19)的一端均分别固定在基座(1)的底板上;左驱动分支包括第三电动缸组件(20),第三电动缸组件(20)的伸缩端与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5)之间的转动部转动连接,第三电动缸组件(20)的固定端通过第八转动轴(21)与基座(1)的左挡板转动连接;右驱动分支包括第四电动缸组件(22),第四电动缸组件(22)的伸缩端与第四连杆(10)和第五连杆(12)之间的转动部转动连接,第四电动缸组件(22)的固定端通过第九转动轴(23)与基座(1)的右挡板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自由度混联骑行运动模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30)、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8)、第四连杆(10)、第五连杆(12)和第二连接座(31)中相邻的连接件之间顺次分别通过第一转动轴(2)、第二转动轴(4)、第三转动轴(6)、第五转动轴(9)、第六转动轴(11)和第七转动轴(13)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电动缸组件(20)的伸缩端与第二转动轴(4)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电动缸组件(22)伸缩端与第六转动轴(1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自由度混联骑行运动模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左挡板顶部安装有显示屏(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自由度混联骑行运动模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车架本体(24)连接有惯性飞轮(26)和电机离合器磁阻模块(27),且惯性飞轮(26)和电机离合器磁阻模块(27)同轴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自由度混联骑行运动模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车架本体(24)的车把上固接有触摸屏(28)和位姿传感器(2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自由度混联骑行运动模拟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条驱动分支对称分布,前后两条驱动分支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56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45MW超高压反动式背压汽轮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气体降尘的洗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