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季糯高粱的高产稳产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5244.2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8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杰;李青风;彭秋;汪灿;张国兵;周棱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0;C09K17/40;C05G1/00;C05F17/20;C05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张国栋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季糯 高粱 高产 稳产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季糯高粱的高产稳产栽培方法,包括:筛选高产高抗糯高粱种质资源;对选育的高产高抗糯高粱进行种子处理、育苗,并对育好的糯高粱苗进行移栽、播种;制备糯高粱专用肥;进行糯高粱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并于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进行糯高粱的收获;第一季高粱收割后,砍除距离地表10cm以上秸秆,并将得到的高粱杆留存备用;制备土壤修复剂;于再生高粱出苗后将土壤修复剂与高粱发苗肥混合施入糯高粱种植地中;对再生高粱进行间苗、疏苗以及田间管理,高粱结穗成熟后收获即可。本发明提高了高粱的产量以及经济收益,减轻了高粱连作障碍,提高了双季糯高粱周年产量、效益和年际间产量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季糯高粱的高产稳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粱是禾本科,高粱属。别称蜀黍、芦粟等,被群众誉为“铁杆庄稼”的高产作物,其在中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为最多。高粱谷粒供食用、酿酒或制饴糖。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茎秆可榨汁熬糖,农民叫它“甜秫秸”;帚用高粱的穗可制扫帚;嫩叶及幼苗含有羟氰苷,在胃内能形成剧毒的氢氰酸,必须阴干青贮,或晒干后才能搭配作饲料;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
高粱的春作播种期约在三月中下旬至四月上中旬,时间不宜过早,因早期播种气温低,出苗差,生长缓慢,遇到寒流易枯死,秋作则选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双季稻地区可延迟至8月中旬,时间不宜太迟,以免生育中后期遇低温,影响生育而延迟成熟期,易受霜冻或低温影响,造成减产或失收。而且由于高粱作为酒类加工原料、饲料配料原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粱的市场需求量急剧增加,近年旱灾、水灾频繁发生,以及耕地的减少、人口的增加,高粱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同时,高梁从出苗到成熟所需天数称为全生育期,不同品种生育期的长短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或者同一地不同播期、生育期的长短也不相同。目前南北方种植高粱受生育期影响,导致其产量、品质差异较大,产量及品质都得不到保障。因此,应加大研究高粱栽培技术,从而提高高粱的产量。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技术中关于双季糯高粱稳定栽培的技术或方法尚未见报道。
(2)目前南北方种植高粱受生育期影响,导致其产量、品质差异较大,产量及品质都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季糯高粱的高产稳产栽培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季糯高粱的高产稳产栽培方法,所述双季糯高粱的高产稳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筛选高产高抗糯高粱种质资源,并进行抗性鉴定,通过杂交、自交方法选育高产高抗糯高粱品种:选择高产糯高粱品种为父本,抗性糯高粱为母本,父、母本糯高粱进行杂交得到F1;将F1代植株开花期套袋自交,得F2代种子;种植F2代种子,并进行抗性鉴定,选取性状表现稳定的植株即为F3代植株;将F3代植株与父本、母本植株进行回交,分别得到F41、F42代植株;将F41、F42代植株自交得到F5代植株;将F5代植株自交多代后进行糯性测定,选表现糯性且性状不分离、产量优异的植株留种,即可得到高产高抗糯高粱种质品种;
步骤二,对选育的高产高抗糯高粱进行种子处理、育苗,并对育好的糯高粱苗进行移栽、播种:选择肥沃爽水的地块,整土前施入适量土杂肥,盖膜育苗的苗床禁施猪粪及未腐熟的含铵较高的粪肥;育苗高粱4叶1心至5叶1心单株移栽并浇灌活蔸水;3-4叶期间苗、定苗,每穴留苗1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旱粮研究所,未经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52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