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支化阴阳离子嵌段型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5194.8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1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旻;王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1/02 | 分类号: | C08G81/02;C08F265/02;C08F271/00;C08F220/56;C08F220/34;C08F212/14;C08F2/56;C02F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支 阴阳 离子 嵌段型 絮凝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支化阴阳离子嵌段型絮凝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季戊四醇为支化剂,以分子量范围为7kDa~10kDa的聚甲基丙烯酸钠(PMAA)为阴离子模板,分子量范围为3kDa~5kDa的聚烯丙基氯化铵(PAAC)为阳离子模板,甲基丙烯酰丙基三甲基氯化铵(MAPTAC)为阳离子单体,苯乙烯磺酸钠(SSS)为阴离子单体,丙烯酰胺(AM)为非离子单体,将六者加入反应器中,并加入适当的水、尿素和正硅酸乙酯,快速搅拌使其混匀并完全溶解;调节pH,再通氮排除氧气,并加入适量引发剂硝酸铈铵;最后将反应器置于超声波引发装置下反应1~3h;反应完毕待产物熟化后对产物进行提取和纯化,即得到超支化阴阳离子嵌段型絮凝剂。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行、易于控制、成本较低,所得的超支化阴阳离子嵌段型分子量范围集中,易于溶解,对废水中两性胶体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支化阴阳离子嵌段型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命脉,是人类社会所必须的物质之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可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水环境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我国水资源的排放模式粗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这种排放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大的效益,但是大量浪费了水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污水中污染物常用的处理方法有过滤、气浮、沉淀、絮凝等方法,其中絮凝法因具有效果好,成本低,操作方面简单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因此,絮凝剂的研究在水污染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一种高效的,具有新型特征结构的絮凝剂,仍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也成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絮凝剂的研究日益成熟,絮凝剂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絮凝剂发展已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体系。继高分子聚合物在高分子领域得到重视后,紧接着超支化聚合物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经研究发现,超支化聚合物含有大量可修饰的端基,引入不同功能性基团对其进行修饰改性,从而赋予超支化聚合物新的特定性能。目前常用的水处理絮凝剂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但存在着 pH 值适用范围偏窄,能处理的水环境情况较为单一的问题,两性絮凝剂的高分子链节同时含有带正负电荷的水溶性高分子,因此在絮凝剂处理对象、pH 值适用范围和耐盐性能上优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阴离子的存在有利于分子链的展开,这将促进分子间的缠绕包裹作用,增大处理后的颗粒粒径,但是分子链上的阴阳离子分布无规则,在絮凝过程中,两种离子都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因此需要对改性后的两性絮凝剂进一步改性,以克服其不足之处。
目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改性研究较少。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910229830.4,发明名称为“一种环保功能型两性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一种环保功能型两性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方法。其合成方法为先将纸浆粉、无水乙醇、30%氢氧化钠溶液、醚化剂、引发剂、丙烯酰胺、醛类、胺类、蒸馏水按照一定质量比进行备料;再将纸浆粉分散、碱化、醚化:将纸浆粉与无水乙醇混合、机械搅拌、超声搅拌,使纸浆粉充分分散,加入30%氢氧化钠溶液,超声搅拌,碱化;加入醚化剂及蒸馏水,醚化反应,得到羧基化产物,进行接枝共聚反应,最后在所得接枝共聚产物中加入醛类及胺类物质进行Mannich反应,保持恒温,先机械搅拌反应,再超声振动反应,得到所述环保功能型两性高分子絮凝剂。此方法制备有特殊的性能优势,适用范围广,但是操作复杂,在制备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5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