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4676.1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5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刘洋;孟怡平;雷雷;陈英俊;石计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182 | 分类号: | B60W30/18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曹娜 |
地址: | 10013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式 切换 控制 方法 装置 设备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地形模式的第一请求信息和驱动模式的第二请求信息;根据预设的地形模式和驱动模式的对应关系,判断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和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的组合是否可用;在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和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的组合可用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和所述第二请求信息对车辆的地形模式和驱动模式进行切换。通过接收用户输入的地形模式和驱动模式的请求信息,并判断地形模式和驱动模式的关系,实现了对车辆的地形模式和驱动模式的协同控制,避免了由于用户设置的驱动模式与地形模式不匹配造成的选择失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趋势带来的汽车电子架构革新,汽车硬件体系逐渐趋于一致,控制策略和软件算法成为定义汽车的关键。越来越多的车辆子系统在不改变硬件的前提下,可调整控制系统配置以实现不同的使用需求。比如,发动机可以分局驾驶者的偏好设定轻柔、舒适、运动三种不同的加速度踏板输出特性,自动变速器可以根据驾驶风格或道路条件设定节能、舒适、运动、雪地以及手动等换挡策略,分动器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选择两驱、实施四驱、高速四驱、低速四驱等档位,电动转向系统可以根据驾驶者偏好改变整车、舒适、运动等转向手感,电子差速器可以根据特定需求完成单独锁止后差速锁、同时锁止前后差速锁等功能,制动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使用需求和路面条件调整不同的轮胎偏移率水平、牵引力控制程度。随着可设定参数系统的逐渐增多,普通驾驶者很难选择出当前情况下最优的组合策略。
针对于此,目前的主流方案是通过一个旋钮调节并控制多个子系统的性能表现,进而优化转向、操控以及动力总成的响应能力,即多地形控制系统。多地形控制系统允许驾驶者根据不同驾驶风格(经济、舒适、运动)和地形条件(雪地、沙地、泥地、岩石、涉水等),协同控制多个车辆子系统(包括发动机管理系统、变速器管理系统、分动器控制单元、线控制动系统、电动转向系统等)以实现最优驾驶性能和最佳驾驶体验。多地形控制模式主要包括运动、舒适、经济、雪地、沙地、泥地、岩石、涉水。
虽然多地形控制系统可以在各个模式下协同各子系统以提升车辆性能,驾驶者仍可以通过手动调节方式设定一些特定子系统的参数。例如各地形模式下提供的分动器工作方式过于单一,为满足驾驶者的偏好,通常设置分动器手动调节装置。驾驶者通过手动控制功能调整分动器子系统的工作方式。但是,子系统的手动控制功能可能会与多地形控制系统的模式请求产生冲突。为解决这个矛盾,在现有的多地形控制系统和分动器子系统手动控制功能交互过程中通常采用两种形式。第一种,多地形控制系统限制分动器子系统的手动请求。例如,通过多地形控制策略将分动器低速档匹配至岩石模式或4L模式,将分动器高速档匹配沙地、泥地等模式,将分动器2H档位匹配到ECO模式,驾驶者通过多地形旋钮进入相应地形以选择分动器工作方式。第二种,分动器子系统的手动请求操控多地形控制系统。分动器控制模块同时接受手动请求命令和多地形控制系统请求,判定手动请求为高优先级。此时可能会导致多地形控制系统退出至默认模式。
现有的多地形控制系统虽然提供分动器工作模式的手动控制功能,但是可手动控制的模式较单一(主要为切换低速档)。而且手动控制开关只与分动器控制模块通讯,由分动器控制模块结合多地形请求信号进行判断,在此判断过程中容易造成多地形控制系统模式混乱或直接退出至默认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式切换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汽车,用以解决如何实现车辆的地形模式和驱动模式的协同控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地形模式的第一请求信息和驱动模式的第二请求信息;
根据预设的地形模式和驱动模式的对应关系,判断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和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的组合是否可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46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