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节能烘干喷煤燃烧装置及其烘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3558.9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3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年;程刚;费少润;刘船;周广东;聂岸亮;周万云;郭照丽;郑竹安;孙巧玲;熊新;翟豪瑞;吴迪;郑汉群;柳智伟;肖海宁;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赛隆节能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23/02;F26B25/02;F26B25/04;F26B2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奇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3 | 代理人: | 林伟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烘干 燃烧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高效节能烘干喷煤燃烧装置,包括烘干喷煤燃烧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喷煤燃烧装置本体(1)上设有烘干滚筒(2),所述烘干滚筒(2)的内侧靠近两端端头对称设有三角形支架(14),三角形支架(14)与烘干滚筒(2)的内部焊接连接,所述烘干滚筒(2)的内部中央水平方向设有喷煤燃烧辊(15),喷煤燃烧辊(15)与三角形支架(14)之间配合安装,所述烘干滚筒(2)的外部一端设有端头支架A(3),端头支架A(3)的外部设有喷煤燃烧器(7),喷煤燃烧器(7)的下方设有液压驱动电机(9),所述烘干滚筒(2)的另一端设有端头支架B(28),端头支架B(28)的外侧设有收料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烘干喷煤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滚筒(2)的两端均设有入料端口(6),入料端口(6)与烘干滚筒(2)为一体结构,所述入料端口(6)与烘干滚筒(2)之间连通,所述烘干滚筒(2)左端的入料端口(6)外壁设有从动齿轮(4)、环形轴承(5),从动齿轮(4)、环形轴承(5)与烘干滚筒(2)左端的入料端口(6)固定连接,所述环形轴承(5)与端头支架A(3)之间配合安装,所述烘干滚筒(2)的内壁均匀设有翻动拨片(13),翻动拨片(13)与烘干滚筒(2)的内壁焊接连接,相邻的翻动拨片之间设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烘干喷煤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支架(14)为等边三角形,三角形支架的内部中央设有入料端口安装槽,入料端口安装槽外壁与三角形支架(14)的每一个角之间设有加强连接筋,所述烘干滚筒(2)端头与三角形支架(14)内部的入料端口安装槽之间设有环形轴承(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烘干喷煤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煤燃烧辊(15)的外壁均匀设有翻动拨片(13),翻动拨片(13)与喷煤燃烧辊(15)的外壁焊接连接,所述喷煤燃烧辊(15)的内部中央设有喷煤燃烧腔体(23),喷煤燃烧腔体(23)的外部设有一级导热管(24),一级导热管(24)的外部设有二级导热管(26),所述喷煤燃烧腔体(23)、一级导热管(24)、二级导热管(26)之间设有连接导热片(25),所述连接导热片(25)与导热管之间焊接连接,所述喷煤燃烧腔体(23)、一级导热管(24)的侧壁上均匀设有长方形通孔,所述喷煤燃烧腔体(23)靠近两端的内部对称设有点火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烘干喷煤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支架A(3)的内部设有安装槽,端头支架A(3)的外侧设有液压驱动电机(9),所述液压驱动电机(9)与端头支架A(3)的外壁固定连接,液压驱动电机(9)的转轴上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喷煤燃烧辊一端入料端口(6)外壁的从动相互咬合,所述液压驱动电机(9)的外侧设有支架台,支架台的上表面水平方向设有移动滑轨,所述喷煤燃烧器(7)与移动滑轨之间配合安装,所述移动滑轨的一端设有液压油缸(16),液压油缸(16)的推轴与喷煤燃烧器(7)的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烘干喷煤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支架B(28)内部安装槽的下方设有滚动托架(17),滚动托架(17)的上表面为圆弧状,所述滚动托架(17)上方圆弧形凹槽的内部均匀设有辊轴,滚动托架(17)上方圆弧形凹槽底部中央设有阻尼轮(27),所述阻尼轮(27)与滚动托架(17)上方圆弧形凹槽底部中央的辊轴配合安装,阻尼轮(27)的下方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推轴与阻尼轮(27)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阻尼轮(27)的外部竖直方向设有活动槽,活动槽设置在滚动托架(17)上方圆弧形凹槽底部中央辊轴的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赛隆节能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赛隆节能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35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氟磺草胺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控制网络资源共享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