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子空间降维的高维数据多变点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3115.X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5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曲江月;朱学虎;俞骆遥;刘军民;朱力行;赵文标;黄佳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空间 数据 多变 检测 方法 系统 设备 介质 | ||
1.一种基于子空间降维的高维数据多变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原始高维数据进行降维处理,获得降维后数据;
获取所述降维后数据的多变点检测结果,所述降维后数据的多变点检测结果为所述原始高维数据的多变点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将原始高维数据进行降维处理,获得降维后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原始高维数据的Mahalanobis矩阵和协方差矩阵,基于获得的Mahalanobis矩阵和协方差矩阵估计获得所述原始高维数据的目标矩阵;
获取所述目标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获取降维后的维数;
基于获取的降维后的维数和所述目标矩阵的特征向量,获得降维后的基矩阵;
基于所述原始高维数据和所述基矩阵,获得降维后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子空间降维的高维数据多变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变点检测方法在中心均值偏差子空间中进行估计时,计算Mahalanobis矩阵的表达式为:
式中,n表示样本数目,i和g是指样本的索引,Xi表示第i个样本,Xg表示第g个样本,上标T表示转置;
估计协方差矩阵∑的表达为:
式中,αn是依赖于n的数,表示把所有原始数据分为个分段,#表示的项数,是前段数据的索引,表示第γ段数据包括的样本点的下标,表示第段数据包括的下标;ι是中的元素索引,Xι表示第ι个样本,则表示第γ段数据的样本均值;
目标矩阵估计为:Δn=Mn-2∑n,
式中,Mn是n个样本的情况下Mahalanobis矩阵的估计值,∑n是协方差矩阵的估计值,Δn是目标矩阵的估计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子空间降维的高维数据多变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变点检测方法在κ阶中心矩偏差子空间中进行估计时,
计算Mahalanobis矩阵的表达式为:
式中,表示第i个样本在第1个特征上的取值的κ次方,n表示样本数目,ij和ik是指样本的索引,Zij表示第ij个多元变量,Zik表示第ik个多元变量,上标T表示转置;
协方差矩阵估计为:
式中,#表示集合Sγ中的元素个数,γ是前段数据的索引,表示第γ段数据包括的样本点的下标,ι是中的元素索引,Zι表示第ι个多元变量,表示第γ段数据的多元变量均值;
目标矩阵的估计表达式为:ΔZ,n=MZ,n-2∑Z,n,
式中,MZ,n是n个样本的情况下多元变量的Mahalanobis矩阵估计值,∑Z,n是多元变量协方差矩阵的估计值,ΔZ,n是目标矩阵的估计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子空间降维的高维数据多变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降维后的维数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岭比率阈值方法中心均值偏差子空间的结构维数q的估计值为:
式中,p表示数据维数,表示有p个特征值,表示将要降维的维数,δ表示特征值的索引,岭值取值为阈值τ1是0到1之间的小数,表示目标矩阵Δn的特征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子空间降维的高维数据多变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获取的降维后的维数和所述目标矩阵的特征向量,获得降维后的基矩阵的步骤具体包括:
基矩阵B估计值Bn由目标矩阵最大的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31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