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固废焚烧过程风量智能优化设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2866.X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2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乔俊飞;崔莺莺;蒙西;汤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N3/0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焚烧 过程 风量 智能 优化 设定 方法 | ||
城市固废焚烧过程风量智能优化设定方法既属于优化计算领域,又属于城市固废焚烧领域。本发明提出了城市固废焚烧过程风量智能优化设定方法,针对城市固废焚烧过程仅依赖操作人员对风量值进行经验设定难以满足实际性能指标要求的问题。首先,结合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及前馈神经网络,建立燃烧效率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性能指标评价模型;然后,提出分阶段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得一次风流量和二次风流量的Pareto优化解集;此外,设计效用函数,确定一次风流量和二次风流量的最优设定值;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通过对风量进行优化设定能同时实现燃烧效率的提高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针对城市固废焚烧过程特性,利用改进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设计了一种城市固废焚烧过程风量优化设定方法,对固废焚烧过程操作变量一次风流量和二次风流量设定值进行优化,实现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低的同时提高城市固废的燃烧效率;一次风流量和二次风流量设定值的优化是实现城市固废焚烧过程高效运行和和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是流程工业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既属于优化计算领域,又属于城市固废焚烧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固体废物的急剧增加导致“垃圾围城”现象愈发严重。垃圾焚烧技术因其具有减容减量效果明显、无害化处理充分和资源利用率高等特点,已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固废处理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国内城市固体废物热值较低、含水量高且成分复杂,在焚烧过程中容易出现焚烧稳定性差、燃烧效率较低以及焚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浓度较高等问题。城市固废焚烧过程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严重危害动物和人体健康。
目前,部分城市固废焚烧厂通过调节一次风流量和二次风流量等关键变量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风量值多依赖操作人员经验设定,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尽管调节风量能控制NOx的排放,但同时也会影响燃烧效率。燃烧效率反映了城市固废焚烧的充分性,城市固废焚烧的充分性不仅影响其减量化效果,而且焚烧不充分会产生较多的一氧化碳排放,造成空气污染。因此,从提高城市固废燃烧效率以及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角度出发对风量设定值进行优化已经成为城市固废焚烧过程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固废焚烧过程的风量设定值优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性能指标燃烧效率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模型的建立;二是选取合适的优化算法求解风量设定值,以实现多个指标的优化。然而,城市固废焚烧过程具有强非线性,其机理模型难以建立。随着数据收集技术的发展,海量数据的获取使得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可以用于建立固废焚烧过程模型。近年来,多目标进化优化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能够实现对多个指标优化问题的求解。但是传统的粒子群算法迭代进化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不能兼顾优化解的收敛性和多样性。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城市固废焚烧过程风量智能优化设定方法,主要通过前馈神经网络建立燃烧效率CE和氮氧化物NOx排放浓度的评价模型,将其作为优化目标,通过分阶段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风量的设定值进行优化来降低城市固废焚烧的氮氧化物排放,同时最大化燃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获得了一种城市固废焚烧过程风量智能优化设定方法,该方法深入分析城市固废焚烧过程特性,考虑燃烧效率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两个优化性能指标,通过前馈神经网络建立其评价模型;基于评价模型,建立风量优化设定的目标函数,采用分阶段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获得一次风流量和二次风流量设定值的优化解集;根据优化解集,设计效用函数确定一次风流量和二次风流量的唯一优化设定值,从而完成对城市固废焚烧过程风量的优化设定,实现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目标。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及实现步骤:
城市固废焚烧过程风量智能优化设定方法,
针对城市固废焚烧过程的一次风流量和二次风流量的设定值进行优化,以城市固废燃烧效率和氮氧化物NOx排放浓度为优化性能指标,一次风流量和二次风流量为优化的操作变量;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28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