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直径管件的内外夹紧翻身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2492.1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0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丛海军;张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菲切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42 | 分类号: | B66C1/42;B66C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8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内外 夹紧 翻身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管件的内外夹紧翻身夹具,包括拉杆、推力轴、限位外壳组件、L型限位架以及一个以上的活动压紧块;限位外壳组件内设置有第一圆孔;推力轴安装于第一圆孔内,且上端连接拉杆;限位外壳组件外侧安装有一个以上的空心导架;空心导架与第一圆孔导通;推力轴下端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上端设置有避位槽;活动压紧块相对安装于空心导架内;本发明通过从管件内部外伸在内侧抱紧管件,外部一个机构自然抱紧起到保持稳定的作用,利用活动压紧块与拉轴之间的特殊配合关系,当起重设备起吊该吊具的吊点时,活动活动压紧块与管件内壁的结合越来越紧,从而可以轻松地将管件的一端将管件提起,直至到管件姿态变成完全垂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具技术领域_,具体涉及一种大直径管件的内外夹紧翻身夹具。
背景技术
大直径的管件如大直径钢管或筒体等应用在很多场合,常见的风力发电整机组的塔筒、插入海底的钢桩、桥梁施工桥墩预制前的预埋管等等;
壁厚及刚度有限,局部受力易变形的大直径的管件在施工时需要将其水平吊起并垂直放置,现有的技术是运用多个起重设备配合一些特殊复杂的工装,协调工作,故施工过程比较繁琐,效率低,费用高;具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运输方便,节省费用;2.工作过程简洁,提高效率;3.纯机械装置,安全可靠性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大直径管件的内外夹紧翻身夹具;通过从管件内部外伸在内侧抱紧管件,外部一个机构自然抱紧起到保持稳定的作用,利用活动压紧块与拉轴之间的特殊配合关系,当起重设备起吊该吊具的吊点时,活动活动压紧块与管件内壁的结合越来越紧,故管件受力部位内外侧同时受力,不会产生形变,最大程度的保护了管件的管壁,从而可以轻松地将管件的一端将管件提起,直至到管件姿态变成完全垂直。
本发明大直径管件的内外夹紧翻身夹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拉杆、推力轴、限位外壳组件、L型限位架以及一个以上的活动压紧块;
限位外壳组件内设置有第一圆孔;推力轴安装于第一圆孔内,且上端连接拉杆;限位外壳组件外侧安装有一个以上的空心导架;空心导架与第一圆孔导通;推力轴下端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上端设置有避位槽;活动压紧块相对安装于空心导架内;在推力轴水平提升状态下,一个以上的活动压紧块紧贴限位块;在推力轴水平放置状态下,一个以上的活动压紧块紧贴避位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空心导架呈内地外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位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以及第三圆管;第二圆管安装于第一圆管内侧;第二圆管与第一圆管之间安装有连扳;第三圆管安装于第二圆管上端;第二圆管内设置第一圆孔;一个以上的空心导架安装于第一圆管外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圆孔内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设置有第一圆孔;一个以上的活动压紧块表面均设置有第二圆孔;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之间安装有第二螺栓;一个以上的空心导架上端安装有挡架;挡架上安装L型限位架;挡架与L型限位架之间安装有第二销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拉杆和推力轴之间安装有第一销轴;第一销轴上安装有卡轴板;L型限位架外表面安装有吊耳;L型限位架和一个以上的活动压紧块分别设置于管件之间;管件内表面安装有防滑限位圈;防滑限位圈与一个以上的活动压紧块上下相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从管件内部外伸在内侧抱紧管件,外部一个机构自然抱紧起到保持稳定的作用,利用活动压紧块与拉轴之间的特殊配合关系,当起重设备起吊该吊具的吊点时,活动活动压紧块与管件内壁的结合越来越紧,故管件受力部位内外侧同时受力,不会产生形变,最大程度的保护了管件的管壁,从而可以轻松地将管件的一端将管件提起,直至到管件姿态变成完全垂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菲切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菲切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2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