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眩光玻璃及制备方法、应用、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2123.2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8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于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5/00 | 分类号: | C03C15/00;C03C17/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时乐行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眩光 玻璃 制备 方法 应用 显示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眩光玻璃及制备方法、应用、显示装置、电子设备,该防眩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一玻璃基材;将玻璃基材放入蚀刻液中进行浸泡蚀刻,以在玻璃基材的一侧形成仿生蛾眼结构;在玻璃基材一侧形成类金刚石碳层,类金刚石碳层覆盖仿生蛾眼结构。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眩光膜层易脱落及耐划伤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光玻璃及制备方法、应用、显示装置、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发展,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外观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采用防眩光玻璃(Anti~glare glass,AG玻璃)壳体的电子设备表面具有防眩光、减反射效果,外观绚丽,给消费者带来更佳舒适的视觉享受,壳体表面还具有磨砂质感,具有出众的握持感。然而,现有的采用镀膜法制备防眩光膜层的缺点在于防眩光膜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不高,使用的过程中容易脱落,且耐划伤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在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防眩光玻璃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玻璃基材;将玻璃基材放入蚀刻液中进行浸泡蚀刻,以在玻璃基材的一侧形成仿生蛾眼结构;在玻璃基材一侧形成类金刚石碳层,类金刚石碳层覆盖仿生蛾眼结构。
在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防眩光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材;仿生蛾眼结构,形成在玻璃基材的一侧;类金刚石碳层,形成在玻璃基材的一侧,类金刚石碳层覆盖仿生蛾眼结构。
在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前述防眩光玻璃在电子设备中用作盖板玻璃的应用。
在本申请的第四个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一遮光部、一第一偏光片、一显示面板和一玻璃盖板,玻璃盖板包括通过如前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防眩光玻璃,或者,玻璃盖板包括如前述防眩光玻璃。
在本申请的第五个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面板组件;玻璃盖板,设置在显示面板组件显示画面的一侧,且玻璃盖板中的仿生蛾眼结构远离显示面板组件设置,玻璃盖板包括通过如前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防眩光玻璃,或者,玻璃盖板包括如前述防眩光玻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蚀刻液浸泡蚀刻的方法在玻璃基材表面形成仿生蛾眼结构,仿生蛾眼结构与玻璃基材实质上为同一构件及材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眩光膜层易脱落的问题;
(2)类金刚石碳层因具有高硬度和高弹性模量、低磨擦因数、耐磨损以及良好的真空磨擦学的特性,可以提高防眩光玻璃的耐磨性,不会因为使用者的触摸使用造成磨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耐划伤性差的问题;
(3)仿生蛾眼结构可将外部光线通过渐变式折射抵消,使外部光线照射在防眩光玻璃时,不会有过多的反射光线反射出,让使用者可以清楚的观赏显示面板显示的内容。同时,因防眩光玻璃具有仿生蛾眼结构,显示面板也不易有色偏的情形产生;
(4)因为防眩光玻璃具有仿生蛾眼结构的关系,使用者于显示面板的触控面进行触控操作时,因触控面上具有微小且凹凸不平的多个仿生蛾眼结构,将使接触操作时手指与触控面的接触面积减少,进而减少手指与触控面的摩擦力,使触控面具有较滑顺的触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眩光玻璃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21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