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云数据安全加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1857.9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6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汪国航;张炜;丁晓光;邓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金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N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慧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遗传 算法 数据 安全 加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云数据安全加密系统,属于安全加密领域。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云数据安全加密系统,包括密钥模块、加密模块和解密模块;所述加密模块和所述解密模块设置在输出终端和接收终端中;所述密钥模块设置在云服务器中;所述密钥模块、所述加密模块和所述解密模块均采用遗传算生成文本;所述云服务器通过所述密钥模块生成所述密钥文本;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密钥文本发送至所述输出终端;本申请的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云数据安全加密系统,它简单易实现,只有交叉和变异两个主要过程。遗传算法的操作具有自然启发的随机性,在将数据上传和下载到云端或从云端发送和接收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安全级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加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云数据安全加密系统。
背景技术
云计算被称为一组硬件和软件,它们被结合起来提供各种计算服务。云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基础设施和平台。在IT行业,云计算在世界任何地方访问服务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云计算需求的增加和普及,各种类型的威胁和漏洞也随之增加。数据完整性和隐私性是云计算中的关键问题,而且由于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因此考虑周到。因此,数据完整性和隐私保护条款是用户关注云计算环境的最突出因素。针对数据完整性和隐私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云数据安全加密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云数据安全加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云数据安全加密系统,包括密钥模块、加密模块和解密模块;
所述加密模块和所述解密模块设置在输出终端和接收终端中;所述密钥模块设置在云服务器中;所述密钥模块、所述加密模块和所述解密模块均采用遗传算生成文本;
所述云服务器通过所述密钥模块生成所述密钥文本;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密钥文本发送至所述输出终端;
所述加密模块根据所述密钥文本和明文生成加密文本;所述输出终端将所述加密文本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接收终端从所述云服务器下载所述密钥文本和所述加密文本;所述解密模块根据所述密钥文本对所述加密文件进行解密以获取明文。
进一步地,所述云服务器通过所述密钥模块生成所述密钥文本,包括以下步骤:
以编码为128位的序列作为染色体;随机选取所述染色体构成初始群体;
通过计算所述初始群体的Shannon熵来获取适应度值;
将随机选取的两个所述适应度值通过交叉运算生成交叉值;
对所述交叉值进行突变运算获取突变适应度值;
输出最大突变适应度值作为所述密钥文本。
进一步地,所述加密模块根据所述密钥文本和明文生成加密文本,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Caesar算法对明文加密生成初始加密文本;
将所述初始加密文本通过二进制转化为128位的编码;
以转化后的所述初始加密文本和所述密钥文本作为父本一,通过交叉运算获取子本一;
对所述子本进行突变运算生成所述加密文本。
进一步地,所述解密模块根据所述密钥文本对所述加密文件进行解密以获取明文,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加密文本通过二进制转化为128位的编码;
以转化后的所述加密文本和所述密钥文本作为父本二,通过反向突变运算获取子本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金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金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18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料架
- 下一篇:一种易于保存的茶籽油制备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