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柔风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0707.6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6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杜兵;张先雄;罗显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康韩瑞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3/14 |
代理公司: | 宁波方向同行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97 | 代理人: | 汪建华 |
地址: | 3153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空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柔风空调,空调出风口位置设置主导风板、副导风板,以电机驱使主导风板转动,同步使副导风板一端的轴体自对应的腰型孔二移动至坡面上,移动过程中,在由低至高的坡面对轴体的挤压作用下,副导风板相对主导风板横向移动使主、副导风板上风孔对应;主导风板复位时,副导风板另一端轴体对应的坡面对其挤压复位,上述空调结构下可根据需要选择正常状态或柔风状态,且柔风效果时,减小出风口处缝隙,提高柔风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柔风空调。
背景技术
在家用制冷空调器领域,现有的空调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直吹人时容易风量太强,出风温度非常低导致容易感冒,甚至被吹面瘫,避开人吹时又感觉不到凉爽。市场上的柔风空调器是通过内导风板上设置柔风孔。柔风时候关闭副导风板,通过副导风板上的柔风孔将风柔化,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154643中专利所记载,缺点在于:此种技术下,由于内导风板关闭时无法将空调器出风口完全关闭,存在很大的缝隙,空调器的风可以通过内导风板与风口之间的缝隙吹出,不能实现真正的柔风,需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文件公开一种新型柔风空调,空调出风口位置设置主导风板,主导风板包括第一板体及两端部固定的第一端板,其一第一端板与出风口处空调壳体上固定的电机连接,所述主导风板中第一板体与第一端板形成的槽中设置与主导风板同步转动的副导风板,副导风板包括第二板体及其两端部固定的第二端板,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上均设置若干风孔,第二端板上设置轴体且轴体端部分别自第一端板上对应设置的孔一中穿过且孔一的中心与第一端板的旋转中心错位,两轴体轴向对应的出风口处空调壳体上分别设置与临近轴体相配合的弧形导向槽一、导向槽二,轴体轴向对应的导向槽一、导向槽二的槽壁上设置有腰型孔二且沿主导风板转动方向该槽壁呈坡面向前延伸,该坡面的低位端与所述腰型孔二相接,导向槽一与导向槽二中腰型孔二及坡面的分布相反;
以电机驱使主导风板转动,同步使副导风板一端的轴体自对应的腰型孔二移动至坡面上,移动过程中,在由低至高的坡面对轴体的挤压作用下,副导风板相对主导风板横向移动使主、副导风板上风孔对应;主导风板复位时,副导风板另一端轴体对应的坡面对其挤压复位。
本方案中以主副导风板同步转动配合,以空调壳体上导向槽对副导风板上轴体进行导向,转动过程中以坡面挤压轴体从而使副导风板相对主导风板横向移动,二者风孔对应,出风口的气流风孔经过继而柔化,腰型孔二的目的在于使主副导风板维持当前位置小幅度往复转动,如起始状态下,主导风板转动,副导风板的其一轴体端部在腰型孔二中,相对另一轴体的端部抵接对应导向槽中坡面的高位端,继续转动至坡面的低位端,该过程中,主副导风板同步转动,可正常对出风口气流导向;需要柔风时,驱使电机驱使主导风板转动幅度增加,副导风板中其一轴体端部自腰型孔二移动至同一导向槽中坡面的低位端,继续转动则坡面挤压轴体使副导风板相对主导风板横向移动,使两板体上风孔对应,出风口处气流自风孔经过柔化,副导风板上相对另一轴体处于对应导向槽中腰型孔二中,可选择使该导风板处于某一位置,或小幅度往复转动均可,上述空调结构下可根据需要选择正常状态或柔风状态,且柔风效果时,减小出风口处缝隙,提高柔风效果。
为避免转动过程中,副导风板在自重或风阻下相对主导风板移动,可选择如下结构:
第一、使轴体与对应的第一端板上孔一孔壁为紧配合,如轴体上包覆弹性层。
第二,所述第二板体边侧与第一板体对应位置处为凹凸配合,且凹端、凸端中至少一个为弹性体,弹性体通过凹凸配合可提高主副导风板的紧固度,且在副导风板受力下可相对移动。
进一步,所述第二板体中间部分边侧设置若干齿槽,形成凹端,齿槽对应的第一板体上设置钩体,钩体上朝向齿槽的位置处设置弹性卡块,形成凸端,以弹性卡块与齿槽配合可相对固定主副导风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康韩瑞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康韩瑞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07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