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引流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80319.8 | 申请日: | 2021-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纪晓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2D19/06 | 分类号: | E02D19/06;B01D36/02 |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施工 过程 中的 排水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引流装置,涉及基坑排水引流技术领域,包括地面上开设的基坑,基坑的上方且位于地面上安装有用于剥离砂石的可调节固液剥离机构,基坑的一侧安装有用于粉碎积水中砂石的砂石粉碎机构,砂石粉碎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将污水进行过滤净化的污水净化过滤机构。本技术方案中,在砂石粉碎机构与可调节固液剥离机构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对基坑积水中的泥沙进行前期的预剥离,在砂石粉碎机构的粉碎作用下,能够充分的对粉碎箱内的泥沙进行粉碎,在砂石粉碎机构与污水净化过滤机构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将污水进行过滤和净化,使通过过滤罐体排出的水,能够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排水引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在基坑开挖阶段,基坑底部积水过多,便需要通过引流积水降低基坑底部的积水水位来保证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否则基坑长时间积水会造成基坑坍塌。
现有的基坑排水装置,由于难以将基坑内的泥沙和积水进行分离,容易将积水和泥沙颗粒一起抽出,同时泥沙颗粒沉积过多不仅容易造成水泵损坏,还会使排出的污水对环境进行二次污染。为此提出一种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引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基坑排水装置,由于难以将基坑内的泥沙和积水进行分离,容易将积水和泥沙颗粒一起抽出,同时泥沙颗粒沉积过多不仅容易造成水泵损坏,还会使排出的污水对环境进行二次污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引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引流装置,包括地面上开设的基坑,所述基坑的上方且位于地面上安装有用于剥离砂石的可调节固液剥离机构,所述基坑的一侧安装有用于粉碎积水中砂石的砂石粉碎机构,所述砂石粉碎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将污水进行过滤净化的污水净化过滤机构;
其中,所述砂石粉碎机构包括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外壁一侧的底部连通有进水嘴,所述进水嘴的一端连通有抽水软管,所述抽水软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基坑内,所述粉碎箱远离进水嘴的一侧外壁的下部连通有出水嘴,所述出水嘴的一端连通有第一输水软管,所述粉碎箱远离进水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且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输水软管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第二输水软管,且所述第二输水软管的一端连通至污水净化过滤机构内;
其中,所述粉碎箱的外壁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输出轴贯穿于所述粉碎箱的顶部,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安装有转杆,且所述转杆位于粉碎箱的内腔,所述转杆的表面两侧从上至下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刀叶。
优选地,所述粉碎箱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套筒,所述转杆远离电机的一端端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套筒内,并与所述第二套筒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可调节固液剥离机构包括四个固定安装在基坑的顶部四角的导柱,四个所述导柱之间横向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四角垂直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连杆,且四个所述第一连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滤水板,所述滤水板的下表面可与所述基坑的底部相抵接;
其中,所述地面远离粉碎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壳,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于支架,且所述支架的输出轴的端部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螺纹杆;
其中,所述固定壳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于所述滑块,并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滑块的侧壁与所述升降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升降板的四角均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内均固定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套接在所述导柱的圆周侧壁上,且所述滑套的内壁与所述导柱的圆周侧壁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壳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套筒,所述螺纹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套筒内,并与所述第一套筒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03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