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喹唑啉类衍生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0096.5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6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勇;李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3/14 | 分类号: | C07D403/14;C07D498/08;C07D491/08;C07D401/14;C07D471/04;C07D413/14;C07D487/04;C07D417/14;A61K31/5377;A61K31/5386;A61K31/51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喹唑啉类 衍生物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喹唑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系列化合物分子对ATR具有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ATR抑制剂药物,在以LoVo细胞为例的多种细胞株中展现出较强的细胞抗增殖活性,同时在动物实验中也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因此,本系列化合物为ATR小分子抑制剂药物、治疗和/或预防癌症药物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有效选择,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喹唑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共济失调的毛细血管扩张和Rad3相关(ATR)是一种非典型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DNA复制应激反应中起关键作用。ATR与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突变激酶(ATM)和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PK)均属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样激酶(PIKK)家族,是DNA损伤反应(DDR)的重要组成部分;DDR已发展为识别、发信号并促进受损DNA的修复。与ATR对DNA复制应激压力的反应不同,ATM和DNA-PK主要对DNA双链断裂反应。通常,DDR通过网络协调识别、发信号和修复受损的DNA,从而确保基因组稳定性。大量研究表明,具有ATM突变或功能丧失,或具有其他促进复制性应激的DDR缺陷的肿瘤细胞通常更依赖于ATR存活。基于合成致死性的原理,这提供了使用ATR抑制剂杀死癌细胞而保留正常的非癌细胞的可能性。因此,开发ATR激酶抑制剂用于相关癌症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开发了一类新型的喹唑啉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喹唑啉类衍生物在酶、细胞和动物上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可用于制备ATR抑制剂。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氮杂环A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4~10元氮杂环烷基,其除式Ⅰ所示N外,还含有0~2个杂原子,杂原子为N、O或S;氮杂环A中,所述取代的4~10元氮杂环烷基的取代基选自:C1~C8烷基、C1~C8烷氧羰基、氨基、磺基;
R1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6~10元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5~10元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酮、磺酸酯基;R1中,所述5~10元杂芳基含有1~3杂原子,杂原子为N、O或S;R1中,所述取代的6~10元芳基、取代的5~10元杂芳基、取代吡啶酮的取代基选自:C1~C8烷基、5~10元环烷基、氰基、氨基、C1~C8烷氧羰基;R1中,所述5~10元环烷基含有0~2个杂原子,杂原子为N、O或S;
R2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6~10元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5~10元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酮、磺酸酯基;R2中,所述5~10元杂芳基含有1~3杂原子,杂原子为N、O或S;R2中,所述取代的6~10元芳基、取代的5~10元杂芳基、取代的吡啶酮的取代基选自:C1~C8烷基、5~10元环烷基、氰基、氨基、C1~C8烷氧羰基;R2中,所述5~10元环烷基含有0~2个杂原子,杂原子为N、O或S;
R1和R2不同时为H;
R3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6~10元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5~10元杂芳基、R3中,所述5~10元杂芳基含有1~3杂原子,杂原子为N、O或S;R3中,所述取代的6~10元芳基、取代的5~10元杂芳基的取代基选自:C1~C8烷基、氨基、C1~C8烷氧基、羟基、C1~C8烷氧羰基、卤素、5~10元环烷基;R3中,所述5~10元环烷基含有0~2个杂原子,杂原子为N、O或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00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