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折免捆扎固定轴向张紧钳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0034.4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6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史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勤睿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折 捆扎 固定 轴向 张紧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折免捆扎固定轴向张紧钳,该固定带张紧钳包括一个与免捆扎固定件牵引部衔接的前张力叉杆,一个与固定部位衔接的后张力叉杆,通过在前张力叉杆和后张力叉杆之间增施使两者向内的拉力或拉力机构,使所述免捆扎固定件牵引部向外牵引而处于张紧状态。又在前张力叉杆或者后张力叉杆的左右两个叉杆之间设置涨缩机构。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扁平形状免捆扎固定件的快速固定张紧钳,能明显简化操作程序,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难度等优点。该工具具有自持功能,在使用产生张力后能够独立支撑,从而适合单人操作完成由钻孔、卡装、牵引和固定等操作过程,操作简单、标准化、效率高且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骨折复位固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针对骨折部位进行免捆扎柔性固定件牵引固定的工具。
背景技术
用于股骨干等骨折的固定方式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有钢板固定和髓内钉固定,钢板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学习周期短,但是创伤大,误伤几率高,需要配套型号较多,感染和不愈合、延迟愈合、断钉和断板时有发生,术后疤痕大,影响美观,不符合微创原则。而髓内钉采用闭合及微创技术,带锁髓内钉可以防止骨折旋转畸形、降低了内置物断裂的风险,减少了手术感染率,促进骨折愈合率高,而且中心固定避免应力遮挡作用,再骨折发生率低。髓内钉方式符合微创原则,是目前发展方向,但是操作困难,难学习,髓内钉远端锁定困难,复位分闭合和有限切开两种,但是均非解剖复位,有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发生,病人压力较大。术后可能发生畸形愈合和下肢力线不良等并发症。由于髓内钉为直线型固定方式,针对如锁骨或桡骨等曲度大的异形骨,髓内钉固定方式无法很好解决。而且,断骨对接后的回复期内存在骨吸收问题,影响正常恢复。
对于骨干部位骨折的另一种手术方法是在骨折部位两侧分别垂直穿钉,两钉共有四个露出端,手术医生通过线绳以8字形方式反复缠绕各钉头以连接捆绑两钉与骨折区域,形成牢固的捆绑关系,最后将绳头系结,消毒缝合。这种手术方式免除了采用钢板固定和髓内钉固定麻烦,但手术过程需要医生反复缠绕线绳,效率较低,缠绕的线绳反复叠加在一起,形成明显的凸起,尤其是在钉头部位缠绕堆高影响肌肉缝合效果,绳端需要系绳结,最终缝合肌肉后形成突出部位,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强烈,影响血液循环,影响康复效果。
现有技术提供的骨折免捆扎固定件、固定带组等是一种能够快速固定应用于骨折部位的免捆扎固定带组,相对于现有通过在两根穿钉露出端反复缠绕绳子最后在捆系成绳结的方式,明显减少凸出部,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难度,改善血液循环以利于患者康复,提高对患者舒适感。相对于目前通过钢板固定,能够消除因钢板连接存在的应力过大问题,能更好地实现对接部位吻合。但这种骨折免捆扎固定件、固定带组需要在被张紧的状态下进行固定,因此需要采用一种与其配合使用的张紧工具。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骨干骨折部位通过在外露穿钉露出部反复缠绕绳子并最后捆扎有绳结从而造成缝合肌肉部凸出、带来不适感和影响血液循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与骨折免捆扎固定件、固定带组结合使用的固定带张紧钳,用以简化操作程序,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难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采用一种骨折免捆扎固定轴向张紧钳,该固定带张紧钳包括一个与免捆扎固定件牵引部衔接的前张力叉杆,一个与固定部位衔接的后张力叉杆,通过在前张力叉杆和后张力叉杆之间增施使两者向内的拉力或拉力机构,使所述免捆扎固定件牵引部向外牵引而处于张紧状态。
进一步又在前张力叉杆或者后张力叉杆的左右两个叉杆之间设置涨缩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勤睿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勤睿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00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件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防堵料装置及双压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