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神经介入治疗的术后患者监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79732.2 | 申请日: | 2021-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6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喆;朱琳;马雨培;王颖悕;许钧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曜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M5/168;G16H20/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郭卫芹 |
| 地址: | 1011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神经 介入 治疗 术后 患者 监管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神经介入治疗的术后患者监管系统,涉及术后患者监管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神经介入治疗的术后患者监管存在不能对患者的身体特征数据进行监管分析并调整患者的输液速度,易出现输液反应的问题;包括监管模块和调节模块,监管模块将身体特征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内,同时对其进行分析以得到调节信令;调节模块接收到调节信令后对调节信令进行解析得到调节间距,通过调节间距触发调节模块对患者输液进行速率调节;本发明通过监管模块对神经介入治疗的术后患者进行数据监管和分析得到调节间距;通过调节间距合理地调节神经介入治疗的术后患者的输液速度;避免引起输液过快造成的血压降低及体温上升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术后患者监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神经介入治疗的术后患者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神经介入治疗是采用微创技术在患者的病变部位开出很小的通道,在影像设备靶向定位的前提下,阻滞支配病变部位的神经,中断疼痛的传导,同时靶向给药,向病变的三叉神经及周围组织输送修复神经、活血及止痛的药物,在缓解疼痛的同时有效修复病变的神经组织、解除周围血管和组织的物理性刺激,达到彻底根治三叉神经痛的目的。
患者在神经介入治疗的术后需要通过医疗设备对其进行身体特征数据监测,在输液时,现有的神经介入治疗的术后患者监管存在不能对患者的身体特征数据进行监管分析并调整患者的输液速度,易出现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的发热反应以及血压降低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神经介入治疗的术后患者监管存在不能对患者的身体特征数据进行监管分析并调整患者的输液速度,易出现输液反应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用于神经介入治疗的术后患者监管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神经介入治疗的术后患者监管系统,包括:
采集模块,与医疗监测设备通信连接,用于采集医疗监测设备监测术后患者的身体特征数据并传输至监管模块;
监管模块,用于将身体特征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内,同时对其进行分析以得到调节信令并将其发送至调节模块;具体分析过程为:
获取身体特征数据中的输液信息、血压信息、体温信息,当患者处于输液时,将血压信息中的血压与患者对应输液前的血压进行比对,同时将体温信息中的体温与患者对应输液前的体温进行比对;当血压信息中的血压低于输液前的血压或体温信息中的体温高于患者对应输液前的体温时或两种状况同时出现,分别计算血压差值或温度差值得到压低值及温升值;将压低值和温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取两者的数值;将两者数值分别乘以对应的调节距离换算系数,然后求和得到调节间距,生成调节间距对应的调节信令并反馈至医护端和调节模块;医护端为医生或者护士对应的智能终端或电脑终端;
调节模块,接收到调节信令后对调节信令进行解析以得到调节间距,通过调节间距触发调节模块对患者输液进行速率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模块包括安装在流速调节器上的壳体,壳体的两侧侧壁对称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上端面安装有控制盒,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横杆;横杆的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螺杆的一端,螺杆上螺纹安装有滑块固定组件,滑块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流速调节器内部设置的滑轮;控制盒用于控制电机驱动滑块固定组件在螺杆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曜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曜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97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出料装置的更换结构以及出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注双芯小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