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型氮化镓器件的驱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9694.0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6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范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能华微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687 | 分类号: | H03K17/687;H03K17/16;H03K17/041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吴芳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器件 驱动 电路 | ||
1.一种E型氮化镓器件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用于驱动E型氮化镓器件(2),所述E型氮化镓器件(2)的源极接地,所述E型氮化镓器件(2)的漏极与外部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信号发生器,所述信号发生器用于生成驱动信号;
第一晶体管(11),所述第一晶体管(11)的集电极与所述信号发生器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11)的发射极与所述E型氮化镓器件(2)的栅极连接;
第一二极管(81),所述第一二极管(81)的正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1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81)的负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11)的集电极连接;
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31)和稳压单元,所述第一晶体管(11)的集电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电阻(31)和所述稳压单元而接地,所述第一电阻(31)和所述稳压单元的中间连接点与所述第一晶体管(11)的基极连接;
所述稳压单元用于提供驱动电压,所述稳压单元的稳压值包括补偿所述驱动信号流经所述第一晶体管(11)而产生的PN结正向压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型氮化镓器件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单元包括:
第一稳压管(41),所述第一稳压管(41)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一稳压管(41)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阻(31)的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E型氮化镓器件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11)的发射极与所述E型氮化镓器件(2)的栅极之间还包括保护单元,所述保护单元包括:
第二电阻(32)和第二稳压管(42),所述第二电阻(3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稳压管(42)的负极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11)的发射极,所述第二电阻(32)的另一端和第二稳压管(42)的正极均连接于所述E型氮化镓器件(2)的源极;
所述第二电阻(32)用于防止所述E型氮化镓器件(2)的栅极的静电积累;
所述第二稳压管(42)用于将所述E型氮化镓器件(2)的栅极信号的电平钳在预设的安全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E型氮化镓器件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
偏压单元,其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电容(51)和第三稳压管(43);
第一钳位单元,其包括反向串联连接的第一钳位二极管(61)和第二钳位二极管(62),所述第一钳位二极管(61)的正极与所述第二钳位二极管(62)的正极连接,或者,所述第一钳位二极管(61)的负极与所述第二钳位二极管(62)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三稳压管(43)的负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1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稳压管(43)的正极与所述第一钳位单元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钳位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E型氮化镓器件(2)的源极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E型氮化镓器件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
第三电阻(33),其一端与所述E型氮化镓器件(2)的栅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E型氮化镓器件(2)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33)用于防止所述E型氮化镓器件(2)的栅极的静电积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能华微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能华微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96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殖场智能巡检系统
- 下一篇:一种物流智能仓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