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混凝土浇筑模板搭设的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79121.8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5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生全;王磊;李阳;杨启恩;李林烨;冯炜怡;邵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D1/04 | 分类号: | B66D1/04;B66C1/14;E04G19/00;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西安市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混凝土 浇筑 模板 搭设 辅助 装置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辅助混凝土浇筑模板搭设的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立柱、手拉葫芦、端板和吊索,其中;所述端板设置在立柱顶部,且端板连接手拉葫芦的顶部挂钩,所述手拉葫芦的底部挂钩连接有吊索,所述吊索末端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用于加载混凝土浇筑模板。本发明提高了混凝土浇筑模板搭设施工效率,从而解决了传统作业中塔机、流动吊装设备无法完成吊装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浇筑模板搭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浇筑模板搭设的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模板搭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先完成钢筋绑扎,然后在搭设模板,在水电站溢洪道控制段混凝土浇筑时所用的模板为大型多卡模板,靠人力搬用无法搬动,故在混凝土浇筑前完成塔机安装,利用塔机完成模板搭设、混凝土浇筑等工序,而且,在现有技术中,在水电站溢洪道控制段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搭设多卡模板时采用塔机吊装,因为在实际施工现场,塔机的设置较为复杂,而采用塔机吊装搭设模板时经常会存在死角、盲区等塔机无法覆盖的吊装区域,对于这些区域往往塔机无法完成吊装;同时因工程结构形式,汽车吊装等流动吊装设备无法就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辅助混凝土浇筑模板搭设的装置及施工方法,提高了混凝土浇筑模板搭设施工效率,从而解决了传统作业中塔机、流动吊装设备无法完成吊装的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混凝土浇筑模板搭设的辅助装置,包括立柱、手拉葫芦、端板和吊索,其中;
所述端板设置在立柱顶部,且端板连接手拉葫芦的顶部挂钩,所述手拉葫芦的底部挂钩连接有吊索,所述吊索末端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用于加载混凝土浇筑模板。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采用工字钢。
进一步的,所述端板采用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端板与立柱之间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吊索为钢丝绳,钢丝绳中部挂在手拉葫芦的底部吊钩上,且钢丝绳两端均连接有吊环。
进一步的,所述端板设置有吊孔,所述吊孔连接有卡环,手拉葫芦的顶部吊钩挂在卡环上。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与地面通过角钢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底端插入混凝土地面中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端板与立柱为一体成型钢材。
作为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浇筑模板搭设施工方法,采用上述辅助装置,在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模板搭设的位置进行辅助装置的固定,然后通过吊索上的吊环与混凝土浇筑模板连接,通过拉动手拉葫芦上拉链驱动吊链牵引混凝土浇筑模板向上移动到预定位置进行搭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实现了在施工现场出现吊装盲区的情况下,灵活安装辅助装置配合进行混凝土浇筑模板搭设的吊装工作,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水电站溢洪道控制段混凝土浇筑时的模板搭设施工效率,避免了在溢洪道控制段洪凝土浇筑模板搭设时因塔机、流动吊装设备无法就位,无法完成模板吊装的难题。另外,本发明的吊装机架结构形式简单,所需材料易得,制作方便快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有效的保障了模板吊装的安全稳定性,提高了模板吊装施工效率,同时也节省了劳动力,节约了经济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采用工字钢,并且选用满足实际承载能力需求的工字钢,原材料简单易得,并且工字钢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施工现场能够方便进行固定,具有比较好的固定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9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