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机械配件加工用的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8234.6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3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季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同贵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B23K3/06;B23K3/08;B23K37/053;B24B9/04;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国红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械配件 工用 焊接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械配件加工用的焊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安装有至少两组调心输送机构,调心输送机构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自动焊接机构,底座内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底部通过升降组件与底座内腔底部连接,支撑板上转动设置有打磨轴,打磨轴横截面为非圆形,打磨轴上滑动套设有两组砂轮,打磨轴中部固定设置有磨片,磨片垂直于打磨轴设置,磨片上位于偏心位置处转动设置有螺杆,螺杆的两端与两组砂轮配合连接。本发明能够快速调节两组待焊接管道之间的距离,利用磨片和砂轮完成管道焊接处的坡口处理,最终利用自动焊接机构完成焊接工作,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能够保证焊接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械配件加工用的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焊接的能量来源有很多种,包括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和超声波等。除了在工厂中使用外,焊接还可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如野外、水下和太空。无论在何处,焊接都可能给操作者带来危险,所以在进行焊接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焊接给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包括烧伤、触电、视力损害、吸入有毒气体、紫外线照射过度等。
钎焊,是指低于焊件熔点的钎料和焊件同时加热到钎料熔化温度后,利用液态钎料填充固态工件的缝隙使金属连接的焊接方法。钎焊时,首先要去除母材接触面上的氧化膜和油污,以利于毛细管在钎料熔化后发挥作用,增加钎料的润湿性和毛细流动性。根据钎料熔点的不同,钎焊又分为硬钎焊和软钎焊。
在当前的钎焊过程中,一般是通过人工进行焊接,由于人工焊接,其焊接质量与焊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关,因此焊接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械配件加工用的焊接装置,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机械配件加工用的焊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安装有至少两组调心输送机构,调心输送机构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自动焊接机构,底座内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底部通过升降组件与底座内腔底部连接,支撑板上转动设置有打磨轴,打磨轴横截面为非圆形,打磨轴上滑动套设有两组砂轮,打磨轴中部固定设置有磨片,磨片垂直于打磨轴设置,打磨轴通过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的磨削电机驱动,磨片上位于偏心位置处转动设置有螺杆,螺杆的两端与两组砂轮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两端设置有螺纹,驱动轴的两端均配合连接有丝杆套,升降电机固定在底座内腔底部,驱动轴转动设置在底座内腔,且通过升降电机驱动,底座内还固定设置有至少一组导杆,导杆平行于驱动轴设置,丝杆套上固定连接有滑套,滑套滑动套设在导杆上,滑套上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远离滑套的一端与支撑板底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导套,底座内腔顶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一组滑杆,滑杆滑动设置在导套内。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由中间的蜗杆以及固定连接在蜗杆两端的螺杆组成,底座内腔侧壁上转动设置有一组蜗轮,蜗轮与蜗杆啮合,蜗轮上固定连接有扇形防护罩,防护罩沿扇形直径的横截面为L型。
优选的,所述调心输送机构包括紧固环,紧固环内径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转动设置有至少三组摆杆,相邻摆杆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组相邻的两组摆杆转动连接,至少两组摆杆远离安装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球,至少一组摆杆上固定安装有轴向输送电机,轴向输送电机的转动轴上安装有轴向输送辊,轴向输送辊的母线为圆弧型,且轴向输送辊的外径沿母线方向设置有多组弧形导块,至少一组摆杆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转动连接有伸缩缸,伸缩缸远离滑块的一端与安装槽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摆杆设置有六组,六组摆杆均布设置在安装槽内,其中,两组摆杆上固定安装有轴向输送电机,两组摆杆上设置有滑槽,且两组轴向输送电机和两组摆杆均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同贵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同贵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8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