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表的停电统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78090.4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7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1/25 | 分类号: | G01R11/25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方宁 |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表 停电 统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电表的停电统计方法,步骤1、在电力采集系统中存储与当前统计时刻最接近的智能电表下电时间;步骤2、在电力采集系统中检索出上电时间≥统计开始时间和下电时间≤统计结束时间条件所对应的下电和上电记录;步骤3、在步骤2中检索出的下电和上电记录中,剔除掉不属于统计时间段的时间;步骤4、检索出当前统计时刻智能电表状态为停电状态且智能电表的下电时间在统计结束时间之前的记录,并将这些记录的下电结束时间置为统计结束时间,步骤5、对上述检索出的记录在统计时间段中的停电时间进行统计,得到每个智能电表的停电时间。上述方法中能对跨统计时间段内的停电情况进行统计,简化了统计过程,且能将数据差值降到最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电表的停电统计方法。
背景技术
在智能电表大力推广的今天,国内的智能电表市场已逐步饱和,系统的解决方案由国家电网公司统一制定标准化设计,解决了很多集成的问题,通过对电力设备、电力系统的统一标准要求,来满足业务的需求。但是在广大的海外市场,面对的是不同等级的电力信息化国家和市场,通信基础设备没有国内完善,电网建设大部分都比国内要落后,通信基础环境也较国内落后很多,尤其是不发达国家,情况更差。
在电网建设不足、通信环境不能满足电力信息传输的情况下,对于用户供电、停电的信息是很难实时掌握的,无法实时掌握一个地区的实时停、供电信息,电力公司就寄希望于力采集系统能够通过对上下电事件进行分析来获取这个地区的每月供电情况(需要计算出单次停电时间、上电时间、停电时长,电表总停电时间、总停电时长,地区平均停电时长等),但是由于信息网络的不畅通,导致信息的收集滞后,统计信息难以保障准确和有效。再者,电表推送上来的事件,上电、下电事件都是独立的,需要对时间段内的上下电事件进行分析,但这会造成较多的数据缺失,导致总停电时间计算不准确,会丢失掉不在此时间段内发生的上下电事件、或下电已发生还未上电的情况,都不能准确计算。如果每次统计针对所有事件进行就会浪费大量的计算空间和速度,导致效率很低。
根据对下电、上电事件发生的时间与统计的时间进行分析会有六种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下电、上电能够匹配的情况有四种:
①下电时间在统计时间段内、上电时间在统计时间段内;
②下电时间在统计时间段内,上电时间在统计时间段外;
③下电时间在统计时间段外,上电时间在统计时间段内;
④下电时间在统计时间段外,上电时间在统计时间段外;
除以上四种能够配对之外还存另外两种无法配成对的,即下电之后直到统计时间为止还没有上电事件产生的,也是一种常规情况,有如下两种:
⑤下电时间在统计时间段外,没有上电时间;
⑥下电时间在统计时间段内,没有上电时间;
现有的方案包括:
现有方案1:只对于统计时间段内的事件进行分析计算,将会丢失③、④、⑤这三种情况,此方案的缺点是:统计时间段越短(如按日)差错率越高,统计时间段越长(如:按月)差错率月低,因为一般不会出现超过一个月的停电情况,而超过一天的却很多。
现有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减少差错率,一般会多取一部分时间的数据,即扩大统计范围,意欲将③、④、⑤这三种情况涵盖进来,这种会有效减少差错,但是不能完全,多取的不一定能全部涵盖。因此这种方案的缺点是:虽有效降低了方案1的差错,但是确消耗了程序的计算资源,将计算范围扩大,导致将会处理更多的数据,在算法上还需要对无效数据进行过滤,因此停电时间计算算法的复杂性也较高。
综上所述,方案1的统计差错率较高,统计信息不完整;方案2,统计差错率较方案1有所提高,但没有彻底解决,且统计时性能较差;方案1和2都存在统计时有大量的计算,压力较集中,存在性能瓶颈。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方案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8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