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活动的支承胎架柱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78037.4 | 申请日: | 2021-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5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杜威;常武光;李鹏;梁鹏;郑大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吴立斐 |
| 地址: | 2019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动 支承 胎架柱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在张弦结构滑移时可以避免拉索与支承胎架发生干涉或碰撞的可活动的支承胎架柱;包括柱本体(1‑1)、端板(1‑2)、插耳(1‑3)、销轴(1‑5)及与法兰片(1‑6),插耳(1‑3)上开设销轴孔(1‑4),销轴孔(1‑4)的直径大于销轴(1‑5)的直径;在柱本体(1‑1)的两端设置端板(1‑2),在端板(1‑2)及法兰片(1‑6)上分别对称设置插耳(1‑3),通过插耳(1‑3)的销轴孔(1‑4)中插入销轴(1‑5),从而将柱本体(1‑1)与法兰片(1‑6)连接。本发明能够解决支承胎架反复拆装的问题,降低安装拆卸人员的安全风险,且可作为标准胎架的一部分重复使用,减少措施材料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在张弦结构滑移时可以避免拉索与支承胎架发生干涉或碰撞的可活动的支承胎架柱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大跨度张弦梁(桁架)在分段高空拼装、张拉后采用滑移方式就位,分段位置设置支承胎架,在张拉后滑移前需解决拉索与支承胎架碰撞的问题,常规解决办法为滑移前拆除与拉索碰撞的上部支承胎架,滑移后再将拆除的胎架装回原位,进行下一榀张弦梁(桁架)的拼装,工作较为繁琐,高空拆除、安装胎架安全风险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装置,从而解决支承胎架反复拆装的问题,降低安装拆卸人员的安全风险,且此装置可作为标准胎架的一部分,可重复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活动的支承胎架柱,包括柱本体(1-1)、端板(1-2)、插耳(1-3)、销轴(1-5)及与法兰片(1-6),插耳(1-3)上开设销轴孔(1-4),销轴孔(1-4)的直径大于销轴(1-5)的直径;在柱本体(1-1)的两端设置端板(1-2),在端板(1-2)及法兰片(1-6)上分别对称设置插耳(1-3),通过插耳(1-3)的销轴孔(1-4)中插入销轴(1-5),从而将柱本体(1-1)与法兰片(1-6)连接。
所述的活动支撑胎架,插耳(1-3)竖直方向开设两个销轴孔(1-4)。
所述可活动的支承胎架柱构成的活动胎架支承结构,柱本体(1-1)通过法兰片(1-6)分别与原有支承结构中的上节支承胎架(2)、下节支承胎架(4)相连接并构成完整的支承胎架结构。
所述活动胎架支承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
步骤1、设置四个柱本体(1-1),其中,三个柱本体(1-1)朝向同一个中心点设置,另一个柱本体(1-1)与其他三个柱本体(1-1)呈90°布置;
步骤2、滑移前,拆除第一个柱本体(1-1)下方两个销轴以上部销轴为旋转中心将其抬起;
步骤3、滑移一段距离使拉索(3)进入第一个柱本体(1-1)和中间两个柱本体(1-1)的之间;
步骤4、复位第一个柱本体(1-1),再拆除中间两个柱本体(1-1)的下方两个销轴并将该两柱本体(1-1)抬起;
步骤5、滑移一段距离使拉索(3)进入中间两个柱本体(1-1)与最后一个柱本体(1-1)之间;
步骤6、恢复中间两个拆除的柱本体(1-1),再拆除最后一个柱本体(1-1)下方的两个销轴(1-5)并将柱本体(1-1)沿拉索(3)的滑移方向抬起;
步骤7、按照正常速度完成滑移工作,待拉索(3)滑出最后一个柱本体(1-1)后,复位最后一个柱本体(1-1),继续下一榀张弦梁的拼装工作。
本活动支承胎架具有以下优势:
1、操作简单,拉索过胎架时仅需拆除对应柱主体的下方的两个销轴;
2、避免了传统支承胎架的反复拆装工作,降低安全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80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