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源一体自动切换的联合供汽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6150.9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9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郑天帅;余小兵;马汀山;居文平;郭中旭;刘永林;李昊;温婷;王春燕;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D1/06;F17D3/01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 自动 切换 联合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一体自动切换的联合供汽系统和方法,该系统采用高、低参数双路或多路汽源。常规情况下,各汽源的压力相近,温度不同;不同汽源在并管后其蒸汽接入同一减温减压装置进行参数调节,随后经同一管道输送外供。通过上述的系统设置,可以在汽源切换时大幅减少减温减压装置前的管道暖管时间;不需要对减温减压装置后的管道进行再次暖管,减少相应暖管工作量和暖管过程的工质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和原子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源一体自动切换的联合供汽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风电、光伏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加,同时整体用电规模也大幅提升,电网调峰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出现的调差缺口矛盾,提升统调机组调峰能力,各地调度控制中心在总结深度调峰工作基础上,不断制定、完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
目前国内各类电厂通常根据用户用汽参数需求,选择较为合理的抽汽汽源方案,对于中等参数供汽,应用最为广泛的主要是冷再抽汽、热再抽汽,根据供汽流量及供汽参数确定具体技术路线。随着深度调峰要求的不断提高,机组低负荷运行已成常态,在此工况下,受限于锅炉再热器的温度限制,冷再允许的抽汽流量会随负荷降低而减少,为了继续维持足够的供汽流量,需要切换到热再抽汽。
由于这两套系统参数相差较大,其设计和改造都相对独立,在系统切换时就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暖管和相应的设备、系统投入、切换、退出操作,对于电负荷波动较大的机组,这会显著增加运行人员的工作量。此外,若冷再、热再两套系统的设计流量差距较大,还可能出现供汽流量较低的情况下,热再系统无法顺利投入和运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多源一体自动切换的联合供汽系统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再系统和热再系统两类汽源难以快速切换及切换后难以顺利投入和运行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多源一体自动切换的联合供汽系统,包括汽源一和汽源二,所述汽源一连接至第一管路,所述汽源二连接至第二管路,第一管路的终端和第二管路的终端汇合至汇流管,所述汇流管的终端连接至供汽母管;
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汽源一抽汽隔离阀和汽源一抽汽逆止阀,第一管路在汽源一抽汽隔离阀前连通有第一连接管路,第一管路在汽源一抽汽逆止阀后连通有第二连接管路,第一连接管路和第二连接管路的另一端均连接至疏水扩容器;
从疏水扩容器至第一管路的方向,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电动疏水阀和第一手动疏水截止阀,所述第二连接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二电动疏水阀和第二手动疏水截止阀;
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汽源二抽汽隔离阀和汽源二抽汽逆止阀,第二管路在汽源二抽汽隔离阀前连通有第三连接管路,第二管路在汽源二抽汽逆止阀后连通有第四连接管路,第三连接管路和第四连接管路的另一端均连接至疏水扩容器;
从疏水扩容器至第二管路的方向,所述第三连接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电动疏水阀和第三手动疏水截止阀,所述第四连接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四电动疏水阀和第四手动疏水截止阀;
所述汇流管上设置有减压阀,所述汇流管在减压阀的后端连接有第五连接管路,汇流管和第五连接管路的连接处设置有减温器;第五连接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自减温水源。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优选的,在第二连接管路后,所述第一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汽源一抽汽压力测点、汽源一抽汽温度测点和汽源一抽汽管道壁温测点。
优选的,在第四连接管路后,所述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汽源二抽汽压力测点、汽源二抽汽温度测点和汽源二抽汽管道壁温测点。
优选的,从自减温水源至汇流管的方向,第五连接管路上依次设置有减温水调节阀入口节流阀、减温水调节阀和减温水逆止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61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