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冷热疲劳的内衬弯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6100.0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1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安文;张志博;范志东;吕尚霖;闫俞廷;马翼超;贾若飞;刘承鑫;刘洋;牛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5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贺小停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冷热 疲劳 内衬 弯头 结构 | ||
1.一种防止冷热疲劳的内衬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板状结构的内衬(2),所述内衬(2)布置在弯头筒体(1)的外弧内壁的上游端,且内衬(2)的外弧面与弯头筒体(1)的内弧面之间设置有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冷热疲劳的内衬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2)和弯头筒体(1)的上游端之间通过固定结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冷热疲劳的内衬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下固定座(3)和上固定座(4),其中,所述下固定座(3)设置有多个,多个下固定座(3)沿内衬(2)的周向方向均布,所述上固定座(4)和下固定座(3)一一对应;所述下固定座(3)固定在弯头筒体(1)的内壁;所述上固定座(4)安装在内衬(2)的内弧面处;所述下固定座(3)和上固定座(4)之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冷热疲劳的内衬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座(3)和上固定座(4)之间通过销钉(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冷热疲劳的内衬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2)和弯头筒体(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对内衬(2)进行限位支撑的支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止冷热疲劳的内衬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两组用于对内衬(2)进行支撑和限位的支撑体,两组支撑体分别布置在内衬(2)的中部与下游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止冷热疲劳的内衬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支撑体包括多个固定座(6)和支撑销(7),其中,多个固定座(6)沿内衬(3)的周向方向均布;所述固定座(6)固定在内衬(2)的内弧面上,所述支撑销(7)穿过固定座(6)和内衬(2)与弯头筒体(1)的内壁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冷热疲劳的内衬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筒体(1)的下游端还设置有用于对内衬(2)进行限位的止动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止冷热疲劳的内衬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结构包括多个止动块(8),多个制动块(8)沿弯头筒体(1)的周向方向均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止冷热疲劳的内衬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块(8)的高度大于内衬(2)外弧面和外管筒体(1)内弧面之间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61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洋风电基础安全监测平台及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加料控制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