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合体的制造方法、焊接用金属体及接合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75982.9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5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青山俊三;近藤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阿雷斯提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田喜庆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 制造 方法 焊接 金属 | ||
本发明提供接合体的制造方法、焊接用金属体及接合件,其能够降低电偶腐蚀。一种制造接合体的方法,该接合体是将铁系金属制的对方部件与包括面向对方部件的规定面的非铁金属材料接合而得到的,该方法具备:压入工序,将铁系金属制的接合件压入非铁金属材料的规定面;以及焊接工序,在压入到了非铁金属材料的接合件的露出部分与对方部件之间形成熔融部。在压入工序后,接合件的一部分从规定面露出,接合件的剩余部分被非铁金属材料填埋而不露出,接合件的剩余部分具备钩挂部,该钩挂部包括朝向规定面的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降低电偶腐蚀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焊接用金属体及接合件。
背景技术
直接焊接例如铝、镁、锌等非铁金属材料与由铁系金属材料(钢铁)形成的对方部件较难。因此,现有已知在非铁金属材料上以焊接以外的方法接合铁系金属制的接合件,并焊接该接合件与对方部件的施工方法。在这种施工方法中存在如下施工方法:使铁系金属制的接合件冲入并挤进非铁金属材料中与面向对方部件的表面相反一侧的背面,并将贯穿至非铁金属材料的表面的接合件电阻点焊在对方部件上(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872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施工方法中,铁系金属制的接合件中与焊接于对方部件的部位相反一侧的部位从非铁金属材料的背面露出。为此,需要在非铁金属材料的背面侧采取非铁金属材料与接合件之间的电偶腐蚀的对策,随着该对策,存在导致作业工序增加、成本上升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电偶腐蚀(galvanic corrosion)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焊接用金属体及接合件。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接合体的方法,接合体是将铁系金属制的对方部件与非铁金属材料接合而得到的,非铁金属材料包括面向对方部件的规定面。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具备:压入工序,将铁系金属制的接合件压入非铁金属材料的规定面;以及焊接工序,在压入到了非铁金属材料的接合件的露出部分与对方部件之间形成熔融部。在压入工序后,接合件的一部分从规定面露出,接合件的剩余部分被非铁金属材料填埋而不露出。接合件的剩余部分具备钩挂部,钩挂部包括朝向规定面的面。
本发明的焊接用金属体具备:非铁金属材料,包括规定面;以及低碳钢制的接合件,低碳钢的碳含量在0.4质量%以下。接合件以接合件的一部分从规定面露出,且接合件的剩余部分被非铁金属材料填埋而不露出的方式被压入规定面。接合件的剩余部分具备钩挂部,钩挂部包括朝向规定面的面。
本发明的接合件由铁系金属制得,接合件被压入非铁金属材料的规定面,并被焊接于铁系金属制的对方部件。接合件具备主体部和脚部,主体部包括接合面和外周面,接合面形成为与假想轴线正交的平面状,外周面与接合面的外周缘相连并包围假想轴线,脚部包括与外周面相连的外表面,并以位于假想轴线的周围的方式从主体部中与接合面相反的一侧突出。外周面由平行部和倾斜部中的至少一方形成,平行部在包括假想轴线的截面中与假想轴线平行,倾斜部随着远离接合面而远离假想轴线。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方案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在压入工序中,将接合件压入非铁金属材料的规定面。在接合件中被非铁金属材料填埋的部分由于钩挂部包括朝向规定面的面,所以能够使接合件难以从非铁金属材料脱落。
在压入工序后接合件的一部分从规定面露出,进行在该部分与对方部件之间形成熔融部的焊接工序,来制造接合体。由于接合件的剩余部分被非铁金属材料填埋而不露出,所以能够降低电偶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阿雷斯提,未经株式会社阿雷斯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59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