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针式转子搅拌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5904.9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8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袁鹄;王菊艳;冉彦冬;张友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衡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7/18;B01F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4100 重庆市万州***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转子 搅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针式转子搅拌桨,包括搅拌轴、传动配合于搅拌轴上的上转盘和下转盘以及安装于上转盘上端面和/或下端面的多个上搅拌柱和安装于下转盘上端面和/或下端面的多个下搅拌柱,所述上搅拌柱与上转盘的端面呈夹角设置,所述下搅拌柱与下转盘的端面呈夹角设置。本发明中上转盘配合上搅拌柱对上方空间形成搅拌作用,下转盘配合下搅拌柱对下转盘与上转盘之间的空间形成搅拌柱作用,另外利用搅拌刮刀对下转盘与搅拌桶底部之间的空间形成搅拌作用,即通过该结构的搅拌桨综合的对搅拌筒内上中下空间形成良好的搅拌效果,并提高搅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针式转子搅拌桨。
背景技术
锂电池制造工艺中,需要将活性物质、导电炭黑、分散剂、粘接剂以及添加剂等组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顺序加入到搅拌机中,形成稳定的固定悬浮液;
现有搅拌结构通常为单层螺旋转子搅拌桨,该结构的搅拌桨作用的搅拌空间较为局限,无法有效作用于搅拌桶内的空间中,且搅拌方式单一,造成混合浆料混合不均匀且混合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针式转子搅拌桨,该结构的搅拌桨具有较大的搅拌空间,利于增大在搅拌桶内的作用空间,且可通过水平搅拌以及周向切割的搅拌方式,提高搅拌效果。
本发明的双层针式转子搅拌桨,包括搅拌轴、传动配合于搅拌轴上的上转盘和下转盘以及安装于上转盘上端面和/或下端面的多个上搅拌柱和安装于下转盘上端面和/或下端面的多个下搅拌柱,所述上搅拌柱与上转盘的端面呈夹角设置,所述下搅拌柱与下转盘的端面呈夹角设置。
进一步,还包括搅拌刮刀,所述搅拌刮刀安装于下转盘的下端面,所述上搅拌柱安装于转盘的上端面,所述下搅拌柱安装于下转盘的上端面。
进一步,所述上搅拌柱和下搅拌柱的上端部呈上小下大的截头锥形体。
进一步,所述上转盘包括上套环以及呈径向辐射状连接于上套环外圆的多个上支杆,所述上套环传动配合外套于搅拌轴上,所述上搅拌柱安装于上支杆上,所述下转盘包括下套环以及呈径向辐射状连接于下套环外圆的多个下支杆,所述下搅拌柱安装于下支杆上,所述下套环传动配合外套于搅拌轴上。
进一步,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在周向方向交错设置。
进一步,所述上搅拌柱和下搅拌柱轴向延伸。
进一步,所述搅拌轴至少为二级阶梯轴结构,所述上转盘和下转盘分别通过搅拌轴上的两个轴肩形成轴向定位,所述下转盘安装于搅拌轴的下端。
进一步,所述下转盘以轴向可调的方式安装于搅拌轴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上转盘配合上搅拌柱对上方空间形成搅拌作用,下转盘配合下搅拌柱对下转盘与上转盘之间的空间形成搅拌柱作用,另外利用搅拌刮刀对下转盘与搅拌桶底部之间的空间形成搅拌作用,即通过该结构的搅拌桨综合的对搅拌筒内上中下空间形成良好的搅拌效果,且可通过转盘转动搅拌以及搅拌柱周向切割的搅拌方式,提高搅拌效果,并提高搅拌效率;另外由于上搅拌柱和下搅拌柱具有锥形斜面,在搅拌过程中,上搅拌柱和下搅拌柱对浆料形成周向水平作用外,同时也对浆料具有轴向向上的作用力,被作用的浆料逐步从下至上移动,而其他未被作用的浆料填充上移后浆料形成的空腔,周而复始,使得整个浆料形成从下至上逐步的往复运行,大大提高了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衡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衡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59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理床
- 下一篇:一种后入路式双通道工作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