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流控原理的硬度可调控模型的3D打印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75847.4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7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焦志伟;胡力;丁玉梅;杨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9C64/209 | 分类号: | B29C64/209;B29C64/393;B29C64/336;B29C64/295;B29C64/124;B33Y30/00;B33Y40/00;B33Y50/02;B33Y1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流控 原理 硬度 调控 模型 打印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流控原理的硬度可调控模型的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微流注射泵、入口管道、加热器、滑块和微流打印头等组成,微流注射泵设置S通道和H通道双通道,入口管道连接微流注射泵、加热器和微流打印头,微流打印头安装在滑块上,滑块安装在三维导轨上组成一套完整的3D打印设备,微流打印头内的流道分为入口段和微流混合段两段,其中入口段尺寸为毫米级,微流混合段尺寸为微米级,微流混合段的两个进口流道交错设计,与出口流道结合形成Y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原理的硬度可调控模型的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微流注射泵选用双通道或多通道规格,能够将熔料以极小的流量泵入打印头中,流量视注射器规格而定,最小流速达每分钟0.2nl。
3.一种基于微流控原理的硬度可调控模型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根据产品硬度需求建立以青色品红色为渲染色的CAD模型,在软件中对模型切片,并将模型的青色与品红色色值信息转化为注射泵S通道和H通道的流量值代码信息;再将熔融的软材料加入到微流注射泵的S通道中,硬材料加入到H通道中,打印装置在打印不同硬度的区域时,微流注射泵根据代码信息实时切换熔融软硬材料的输送比例,对挤出物料进行热固化或光固化,完成硬度可调控模型的3D打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原理的硬度可调控模型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产品硬度需求建立以灰色为渲染色的CAD模型,在软件中对模型切片,将灰度值信息转化为S通道和H通道的流量值代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原理的硬度可调控模型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CAD模型外观的灰度值映射材料的软硬度,由于材料的软硬度与进口的流量比例直接相关,因此灰度值需要与进口流量建立映射关系;以最高灰度值255对应最高的硬度,则灰度值255对应的软材料与硬材料的流量比为0%:100%,灰度值0对应的软材料与硬材料的流量比为100%:0%,中间的灰度值x对应的软材料与硬材料的流量比为x/255×100%:(255-x)/255×0%,通过实验测得不同灰度值下的打印硬度,建立之间的映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58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