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废旧塑料回收的粉碎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75256.7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0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沭阳林冉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 |
| 代理公司: | 江苏长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78 | 代理人: | 刘威威 |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废旧塑料 回收 粉碎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塑料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废旧塑料回收的粉碎装置。一种环保型废旧塑料回收的粉碎装置包括破碎模块和支撑模块,支撑模块包括支架、轨道架、固定轴、摆杆、拉动件、活动件、传动铰接组和校正件。轨道架包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弧形轨道;活动件包括多个交替连接的弹簧和滑动块;校正件包括两个摆锤和铰接杆。本发明的一种环保型废旧塑料回收的粉碎装置在利用破碎模块对待回收的废旧塑料粉碎之前,先使摆杆绕固定轴摆动,使摆锤趋近于竖直状态。且在摆杆停止摆动后释放校正件的两个摆锤,使得破碎模块更加趋于水平,适用于倾斜的地面,且避免因地面倾斜而造成破碎单元内的废旧塑料堆积在一侧,影响破碎单元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废旧塑料回收的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回收的时候往往需要将塑料进行粉碎,现有的粉碎装置在对废旧塑料进行破碎时往往是将破碎机构放置在地面,或者安装于支架上,但由于地面往往有着一定的倾斜情况,使得支架和破碎机构均发生倾斜这样不仅会造成在进行粉碎工作时较多的废旧塑料堆积在一侧,造成粉碎阻力大,长时间的使用会加速损坏机器,减少破碎机的使用寿命,且较多的废旧塑料往堆积在一侧也会使得粉碎效果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粉碎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型废旧塑料回收的粉碎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废旧塑料回收装置因倾斜而容易损坏或粉碎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环保型废旧塑料回收的粉碎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型废旧塑料回收的粉碎装置包括破碎模块和支撑模块,支撑模块包括支架、轨道架、固定轴、摆杆、拉动件、活动件、传动铰接组和校正件。
支架设置于地面;轨道架安装于支架,包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弧形轨道;固定轴安装于支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其到弧形轨道的长度小于弧形轨道的半径;摆杆的上端可转动地安装于固定轴,下端处于弧形轨道的内侧,且初始状态下摆杆的轴线与弧形轨道的中部到其圆心的连线重合,所述破碎模块可拆卸地安装于摆杆的顶部,摆杆内设置有安装槽;拉动件沿摆杆的延伸方向可滑动安装于摆杆的下端,且在随摆杆摆动时沿弧形轨道滑动;活动件处于安装槽内,包括多个交替连接的弹簧和滑动块,位于最上方的弹簧的上端连接于安装槽的顶壁;传动铰接组配置成当拉动件从弧形轨道中部向端部滑动时推动最下方的滑动块向靠近固定轴的一侧移动,从弧形轨道的端部向中间移动时带动最下方的滑动块逐渐恢复初始位置。
校正件包括两个摆锤和铰接杆;两个摆锤分别设置于摆杆的前后两侧,每个摆锤的上端通过套杆套装于固定轴,且绕固定轴可转动且沿固定轴可滑动;铰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摆锤,其中部配置成以摆杆轴线上的一点为球心转动,初始状态下两个摆锤左右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传动铰接组包括多个连杆组和两个传动组,每个连杆组包括两个连杆,两个连杆的中部互为铰接且交叉设置,每相邻的两个连组中处于下方的两个连杆的上端与处于上方的两个连杆的下端铰接;两个传动组分别设置于多个连杆组的两端,包括两个传动杆,两个传动杆的一端互为铰接,另一端分别与相应的一个连杆的端部铰接;所述处于最下方的滑动块与处于上方的两个传动杆互为铰接的一端连接,所述拉动件的上端与处于下方的两个传动杆互为铰接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处于最下方的两个连杆的中部均设置有半球槽,两个半球槽围成一个球形槽,球形槽的槽壁通过连接圈连接于摆杆;所述铰接杆的中部的外侧安装有与球形槽适配的球形块;所述铰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重锤通过球铰接。
进一步地,支撑模块还包括固定销,固定销的一端插入所述套杆,另一端可拆卸地插入摆杆。
进一步地,沿弧形轨道延伸方向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拉动件包括拉杆和挡杆;拉杆贯穿于弧形滑槽,所述处于下方的两个传动杆互为铰接的一端连接于拉杆的上端;挡杆安装于拉杆的下端且与弧形轨道的下端面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沭阳林冉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沭阳林冉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52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对接强度高的智能车位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