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式煤气干法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4689.0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3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贾彩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02 | 分类号: | C10K1/02;C10K1/32;C10K1/00;B01D46/2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张博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煤气 净化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式煤气干法净化装置,所述筒体的下部设置有煤气进口,筒体的上部设置有煤气出口,所述筒体内位于煤气出口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滤筒,所述滤筒为从上至下由粗变细的倒锥形结构,且滤筒包括内外设置的吸附层和除尘过滤层,筒体的上部设置有煤气收集腔室,滤筒的外周侧为进气口,滤筒上端的出气口与煤气收集腔室连通,煤气收集腔室与煤气出口相连。本发明,滤筒的过滤层用于除尘,吸附层用于吸附并去除油、氯、硫等杂质,可通过滤筒实现除尘及除去杂质的功能,不用另设脱硫、脱氯装置,可减少煤气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降低投资成本,并且提高煤气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气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式煤气干法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煤气为含尘、含气态杂质的酸性腐蚀性气体,例如含有油、氯、硫等杂质;需经除尘系统除尘,并脱除杂质后才能输送给用户。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先通过高炉煤气干法除尘,然后再通过下游单独设置的脱氯装置、水解脱硫装置去除氯、硫等杂质系统总体占地较大,不利于大面积推广。现有干法除尘装置内通常安装单功能滤筒,只起到单纯的除尘作用,没有去除油、氯、硫等杂质的功能,并且现有滤筒为圆形等高结构,除尘器(特别是垂直进气方式)内部气流分布不均,还需另外设置均流装置,无法做到滤筒自身与气流分布相互匹配。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煤气干法净化装置,能够同时实现除尘和去除杂质,提高净化系统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式煤气干法净化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下部设置有煤气进口,筒体的上部设置有煤气出口,所述筒体内位于煤气出口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滤筒,所述滤筒为从上至下由粗变细的倒锥形结构,且所述滤筒包括内外设置的吸附层和除尘过滤层,所述吸附层位于除尘过滤层的内侧;所述筒体的上部设置有煤气收集腔室,所述滤筒的外周侧为进气口,所述滤筒上端的出气口与所述煤气收集腔室连通,所述煤气收集腔室与煤气出口相连。
可选地,所述煤气进口设置在筒体下部侧面,进气方向沿筒体的径向,在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上沿煤气的进气方向由近及远设置为至少两个分区,每个分区内横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滤筒,各个分区之间滤筒的数量、长度或者直径不同。
可选地,沿煤气的进气方向,从距离煤气进口最近的分区至距离煤气进口最远的分区,滤筒的长度逐区递增和/或滤筒的直径逐区递增。
可选地,各个所述分区滤筒的上端平齐,沿煤气进气方向,滤筒的下端的高度逐区递减。
可选地,在筒体的横截面上,各个所述分区的滤筒的中心分布在以煤气进口的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弧上。
可选地,在筒体的横截面上,沿煤气进气方向分为三个区,各个分区的最远边界处距离煤气进口中心的径向距离比为1:2-2.5:4-4.5。
可选地,所述滤筒包括具有透气孔隙的外套和内套,所述内套和外套均为上粗下细的倒锥形结构,所述外套为除尘滤料,所述外套和内套之间形成容纳吸附剂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填充有吸附剂。
可选地,所述外套为金属滤料、陶瓷滤料或纤维滤料;所述内套为约翰逊网,或者所述内套由多孔网管和丝网构成。
可选地,所述外套为布袋,所述外套由龙骨或者多孔套管支撑。
可选地,所述内套的开孔率大于等于30%。
可选地,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筒体顶部之间围成所述煤气收集腔室,该支撑板将净化前和净化后的煤气隔开,所述滤筒的上端安装在支撑板上,且支撑板上开设有与滤筒内套的上端对应的开孔。
可选地,所述内套的下端通过第一密封板密封,所述滤筒的上下端均设置有用于密封容纳腔的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46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3D打印的仿生人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臂架组件及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