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膜计量泵的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4142.0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1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崔吉宏;叶若愚;周家伟;全斌;孙明峰;韩晓兰;余婷;房晶晶;李涛;杨易;龙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1/00 | 分类号: | F04B51/00;F04B43/02;F04B13/00;F04B15/00;F04B15/04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方清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膜 计量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隔膜计量泵结构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膜计量泵的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所述监测方法包括在隔膜和液管之间的中间腔灌注检测试剂,定期提取检测试剂进行判断的步骤,所述判断的手段包括目测或成分分析中的至少一种,当隔膜存在漏点时,液压油会进入中间腔中,当液管出现漏点时,液管中输送的介质会进入中间腔中,通过对检测试剂进行判断,能够实现对隔膜计量泵的漏点判断,判断方式较简便,同时,判断结果较准确,能够及时发现隔膜或液管上较小的漏点,避免隔膜或液管的完全破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所述监测系统结构简单,为隔膜计量泵提供了简单、可靠的监测结构,使隔膜计量泵的漏点故障能够被及时发现,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膜计量泵结构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膜计量泵的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隔膜计量泵广泛运用于具有腐蚀、有毒、易燃易爆介质的输送场景,虽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量泵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但是,对于部分单位在运的计量泵仍然较为落后,且故障频发,维护困难,若整体更换安全性能更好的计量泵,成本较高,所以需要及时的对隔膜计量泵进行故障排查,以及时发现故障并维修。对于出口管道带有液管的单隔膜计量泵,液管主要用于输送具有一定腐蚀性的酸性或碱性介质,故障情况主要为液管或隔膜的破裂,出现故障后,需要及时对隔膜或液管进行更换。
但是,由于隔膜和液管均为计量泵内部的结构部件,且在计量泵运行过程中均为受力元件,只有在停机后进行泵体拆卸才能进行检查,检查较困难,目前一般仅能通过计量泵的流量变化情况实现故障判断,且不能明确是出现了隔膜破裂还是出现了液管泄漏,同时,对于液管或隔膜上较小的漏点,并不容易引起流量变化,容易延误故障发现时间,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目前亟需要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出口管道待液管的隔膜计量泵,不容易在线进行故障判断,且较小的漏点不容易及时发现,延误故障排除时间,造成经济损失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隔膜计量泵的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隔膜计量泵的监测方法,包括在隔膜和液管之间的中间腔灌注检测试剂,定期提取检测试剂进行判断的步骤,所述判断的手段包括目测或成分分析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一种隔膜计量泵的监测方法,通过在隔膜和液管之间的中间腔灌注检测试剂,当隔膜存在漏点时,液压油会进入中间腔中,当液管出现漏点时,液管中输送的介质会进入中间腔中,通过对检测试剂进行判断,能够实现对隔膜计量泵的漏点判断,判断方式较简便,不需要整体拆卸隔膜计量泵,同时,判断结果较准确,不受隔膜计量泵流量的影响,能够及时发现隔膜或液管上较小的漏点,避免隔膜或液管的完全破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成分分析包括酸碱度测试、电导率测试或含油量测试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液管输送介质的成分不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行测试的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对灌注到中间腔中的检测试剂进行灌装前预检的步骤;还包括对比预检结果和判断结果的步骤。使得对提取的检测试剂进行判断的结果具有对比依据,能够扩大检测试剂的可选择范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在所述检测试剂中添加PH指示剂的步骤。使得检测试剂中添加有PH指示剂,能够及时的通过检测试剂的颜色是否变化,目测判断是否出现了液管漏点,且能够根据颜色的变化情况,初步判断漏点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测试剂为蒸馏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测试剂为防冻液。使得检测试剂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正常使用,实现在低温环境下对隔膜计量泵的快捷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41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