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I-E设备的服务器接口管理结构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3300.0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8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韩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G06F1/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李修杰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i 设备 服务器 接口 管理 结构 方法 | ||
1.一种PCI-E设备的服务器接口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接入PCI-E设备的转接板(1),其中,所述转接板(1)包括PCI-E插槽(101)和ID识别模块(102);所述ID识别模块(102),用于识别所述PCI-E插槽(101)连接的PCI-E设备,并生成板卡ID信号;
与所述转接板(1)相连的基板管理控制器(2),用于根据所述ID识别模块(102)生成的板卡ID信号生成与所述PCI-E设备对应的延迟策略;
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2)电连接的CPLD(3),用于根据所述延迟策略,生成并向所述PCI-E插槽(101)发送与所述PCI-E设备对应的延迟复位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接口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D识别模块(102),包括:
与所述PCI-E插槽(101)相连的ID识别芯片,用于识别所述PCI-E插槽(101)连接的PCI-E设备;
与所述ID识别芯片相连的IO管脚,所述IO管脚还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2)电连接,用于生成板卡ID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接口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1)还包括分别与所述PCI-E插槽(101)和所述ID识别模块(102)电连接的导电触片(103);
通过所述导电触片(103)与所述转接板(1)电连接的转接板连接器(4),其中,所述转接板连接器(4)还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接口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CPLD(3)电连接的单刀双掷开关(5),所述单刀双掷开关(5)包括:
与所述CPLD(3)的延迟策略寄存器(301)电连接的延迟选通开关接口(501),用于根据所述CPLD(3)发送的延迟选通信号,选通对应的延迟复位信号接口;
与所述CPLD(3)的标准延迟信号发生器(302)电连接的第一延迟复位信号接口;
通过延迟发生电路(6)与所述标准延迟信号发生器(302)电连接的第二延迟复位信号接口;
以及,与所述第一延迟复位信号接口和所述第二延迟复位信号接口分别电连接的延迟复位信号输出口,所述延迟复位信号输出口还与所述PCI-E插槽(101)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接口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发生电路(6),包括:
与所述标准延迟信号发生器(302)电连接的RC延迟线路(601);
与所述RC延迟线路(601)连接的延迟复位信号触发器(602),其中,所述延迟复位信号触发器(602)还与所述第二延迟复位信号接口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接口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RC延迟线路(601),包括:
与所述标准延迟信号发生器(302)电连接的延迟电压转换器(6011);
与所述延迟电压转换器(6011)电连接的延迟电压发生器(6012),所述延迟电压发生器(6012)还与延迟复位信号触发器(602)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接口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有所述转接板(1)、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2)和所述CPLD(3)的主板(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接口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转接板(1)、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2)和所述CPLD(3)分别电连接的供电电源(8)。
9.一种PCI-E设备的服务器接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接口管理结构,所述服务器接口管理方法包括:
识别PCI-E插槽连接的PCI-E设备,并生成板卡ID信号;
根据所述板卡ID信号生成与所述PCI-E设备对应的延迟策略;
根据所述延迟策略,生成并向所述PCI-E插槽发送与所述PCI-E设备对应的延迟复位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33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