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振支座及风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3131.0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6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洋;肖礼志;李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8;F03D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3 | 代理人: | 闫冬 |
地址: | 1022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座 风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支座及风机,该减振支座包括连接板、减振组件和第一紧固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第一减振组件、第二减振组件和第三减振组件,所述连接板、第一减振组件、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和所述第三减振组件沿竖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紧固件适于依次穿设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减振组件、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和所述第三减振组件。本发明的减振支座不仅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而且由于采用三级减振的结构,其减振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振支座以及风机。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行业朝着大兆瓦方向发展,随之而来的振动和冲击问题越来越凸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当风机中众多结构和仪器受到过大的振动载荷时,常会引起电子器件失效、机械零部件寿命缩短、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降低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引起不可逆转的损坏,引发灾难性后果。目前,风机以及其他设备中亟待解决冲击振动问题,而现有的减振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简化减振结构以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振支座,包括连接板、减振组件、和第一锁紧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第一减振组件、第二减振组件和第三减振组件,所述连接板、第一减振组件、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和所述第三减振组件沿竖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紧固件适于依次穿设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减振组件、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和所述第三减振组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减振组件包括第一限位盖、第二限位盖、第一阻尼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限位盖与所述连接板接触,所述第二限位盖与所述第二减振组件接触,所述第一限位盖朝向所述第二限位盖的端面设有第一安装槽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盖朝向所述第一限位盖的端面设有第二安装槽结构,所述第一阻尼件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结构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结构中,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阻尼件的周向侧壁。
可选地,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二阻尼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一减振组件接触,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三减振组件接触,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阻尼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夹板沿竖向依次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三减振组件和所述第一减振组件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减振组件和所述第三减振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对称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减振组件之间,所述第二减振组件支撑于所述第二缓冲件的顶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缓冲件和所述第二缓冲件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缓冲件和所述第二缓冲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对称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转接头和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安装腔和进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安装腔相通,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减振组件沿竖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转接头的一端支撑于所述连接板顶面,所述转接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进口伸出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三减振组件与所述安装腔的底壁接触。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转接头伸入所述安装腔的一端设有固定盘,所述第二紧固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第二紧固件适于依次穿设所述固定盘、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二减振组件和所述第二缓冲件。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底板,所述外壳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外壳和所述底板合围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外壳上设有所述进口。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减振支座。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连接板、第一减振组件、第二减振组件和第三减振组件沿竖向依次设置,并通过第一紧固件紧固,在待减振件受到冲击时,冲击力经过连接板传递至减振组件,通过第一减振组件、第二减振组件和第三减振组件进行三级减振,相比现有复杂的减振结构,其不仅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而且由于采用三级减振的结构,其减振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31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