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波段信息融合的抗拖曳欺骗干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72423.2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8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成思文;刘爱华;杨娜;周焯;于祥祯;王阳阳;朱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完增荣;张双红 |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波段 信息 融合 拖曳 欺骗 干扰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波段信息融合的抗拖曳欺骗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分别针对两个不同波段,根据统计量测的角度、信噪比信息确定角度聚类的自适应门限;
S2、对不同波段量测按照自适应门限进行角度聚类,计算两两量测之间的方位角度差和俯仰角度差,当两个量测的方位角度差和俯仰值都小于相应的角度聚类门限G1+G2时,判定两个量测属于同一个聚类,其中,G1,G2分别为量测1、2的自适应角度聚类门限;
S3、实现聚类和群组关联,在聚类的基础上构建群组,群组包含了角度聚类中心的历史量测信息;计算聚类角度中心与群组角度中心之间的角度差,当角度差小于相应的关联门限时,提取目标及干扰的角度聚类差异初步实现干扰和目标的判别;
S4、针对单个波段,首先利用速度和距离拖引识别算法分别对各个群组的信息进行处理,初步识别距离、速度欺骗干扰量测,对疑似的欺骗量测进行剔除处理,利用剩余的群组信息进行多目标跟踪处理,形成多组临时航迹;
S5、对两个波段的临时航迹进行距离-速度-角度匹配处理,精准地识别出目标航迹,进一步剔除拖曳欺骗干扰,从而实现抗拖曳欺骗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波段信息融合的抗拖曳欺骗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角度聚类的自适应门限与信噪比SNR成正比,与雷达导引头3dB波束宽度θ3dB成反比,比例因子为ξ,因此可以确定自适应门限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波段信息融合的抗拖曳欺骗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含:
S21、对当前帧所有量测进行遍历,计算量测间的方位角误差和俯仰角误差,当两个角度差值都小于门限时,测量聚类链表矩阵μ[m×m]的相应元素置为1,m是测量个数;对每个测量,将使用过的标志清0;遍历所有测量当测量没有使用过,则新建一个聚类;新建一个聚类时,对聚类初始化;
S22、然后再对所有的测量进行遍历,当测量与新建聚类内所有测量对应链表矩阵μ[m×m]的元素为1且测量未被使用过时则将该测量加入此聚类;如此循环,直到所有测量遍历完毕后将新建的聚类插入聚类链表,从而激活聚类;
S23、聚类结束后,聚类的个数就是当前帧时刻目标所对应的测量个数,也就是可以计算当前帧时刻测量是来自于多少个目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波段信息融合的抗拖曳欺骗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含:
S31、计算聚类和群组的方位角度差为计算聚类和群组的俯仰角度差为计算两者最大值为
S32、对已有群组来说,遍历所有聚类,选择δ最小的聚类,如果对应的和小于各自的门限阈值且该群组的外推时间小于门限,则确定该群组与该聚类关联;若每个聚类同时关联上了多个群组,则按最近邻法进行取舍;
S33、两个波段的角度聚类结果不同才能实现快速干扰识别,由于雷达干扰机通常不容易实现同时对两个波段的干扰,因此针对两个波段的角度聚类结果,可以根据某一波段有的聚类而另一波段没有的聚类快速识别该聚类为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24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