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口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1949.9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9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亮;成印沙;韩学军;贾新钰;王鹏辉;朱新兵;马龙飞;孟景;周小磊;章世飞;林琳;李雅琼;李栋;炊川;夏运龙;张孟飞;申建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智能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昌继电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豆亚芳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许***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口 电路 | ||
1.一种串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非门电路,与非门电路的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入端用于连接控制器的读写控制信号,第二输入端用于连接控制器的串口控制信号,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包括485接收使能输出端、485发送使能输出端、以及232收发使能输出端;当读写控制信号与串口控制信号均为高电平时,485接收使能输出端输出为低电平,其他情况下,485接收使能输出端输出为高电平;当读写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串口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485发送使能输出端输出为高电平,其他情况下,485发送使能输出端输出为低电平;232收发使能输出端输出的高/低电平根据串口控制信号确定;
至少一个485收发器,每个485收发器均包括一个485接收器和一个485发送器,各485接收器的使能端均连接485接收使能输出端,各485发送器的使能端均连接485发送使能输出端;
至少一个232收发器,各232收发器的使能端均连接232收发使能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232收发使能输出端包括232接收使能输出端和232发送使能输出端,所述232收发器包括232接收器和232发送器,各232接收器的使能端均连接232接收使能输出端,各232发送器的使能端均连接232发送使能输出端,当串口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232接收使能输出端输出为高电平,232发送使能输出端输出为低电平;当串口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232接收使能输出端输出为低电平,232发送使能输出端输出为高电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232收发使能输出端为一个端口,所述232收发器包括232接收器和232发送器,232接收器和232发送器的使能端均连接所述232收发使能输出端,当串口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232收发使能输出端输出为高电平;当串口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232收发使能输出端输出为低电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非门电路包括第一与非门、第二与非门、第三与非门、第四与非门,第一与非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读写控制端和串口控制端,输出端连接各485接收器的使能端;第二与非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和控制器的串口控制端,输出端连接第三与非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连接各485发送器的使能端;第四与非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串口控制端,第四与非门的输出端连接各232发送器的使能端;各232接收器的使能端均连接控制器的串口控制端;所述读写控制端用于输出读写控制信号,所述串口控制端用于输出串口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串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非门电路包括第一与非门、第二与非门和第三与非门,第一与非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读写控制端和串口控制端,输出端连接各485接收器的使能端;第二与非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和控制器的串口控制端,输出端连接第三与非门的输入端,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连接各485发送器的使能端;各232收发器的使能端均连接控制器的串口控制端;所述读写控制端用于输出读写控制信号,所述串口控制端用于输出串口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口电路,其特征在于,串口电路中一个485收发器和一个232收发器为一组收发器,每组收发器的通信端汇集连接控制器的一个通信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口电路,其特征在于,串口电路中一个485收发器和一个232收发器为一组收发器,每组收发器的总线端汇集连接一个外部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串口电路,其特征在于,各外部接口集成在一个接线端子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485收发器包括THVD1450E芯片。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232收发器包括MAX3221E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智能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昌继电器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许昌智能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昌继电器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194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