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传递扭矩自学习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1842.4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6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敬丹青;李朝富;杨健;徐世杰;杜春鹏;刘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8/06 | 分类号: | F16D48/06;F16H61/04 |
代理公司: | 湖北竟弘律师事务所 42230 | 代理人: | 张雯俐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传递 扭矩 自学习 方法 装置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离合器传递扭矩自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离合器接触点的第一位移及第一位移对应的第一传递扭矩;
获取离合器完全结合点的第二位移及第二位移对应的第二传递扭矩;
当处于起步过程中的车辆的工况满足预设自学习条件时,控制离合器慢速结合,并计算发动机扭矩以及发动机扭矩变化率、发动机转速以及发动机转速变化率;
当所述发动机扭矩大于扭矩阈值且发动机扭矩变化率位于预设的扭矩变化率范围内、所述发动机转速大于转速阈值且发动机转速变化率位于预设的转速变化率范围内时,记录离合器的第三位移,并计算所述第三位移对应的第三传递扭矩;
获取已标定传扭曲线上第三位移对应的已标定传递扭矩;
当所述已标定传递扭矩与所述第三传递扭矩之间的差值百分比大于阈值时,基于所述第一位移、所述第一传递扭矩、所述第二位移、所述第二传递扭矩、所述第三位移和所述第三传递扭矩更新所述已标定传扭曲线,完成传递扭矩自学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传递扭矩自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学习条件为变速箱挂入前进挡、手刹信号未激活、电源电压满足预设电压要求且离合器的执行器进气气压大于预设气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传递扭矩自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记录离合器的第三位移,并计算所述第三位移对应的第三传递扭矩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分别对所述发动机扭矩变化率位于所述扭矩变化率范围内的第一持续时长、所述发动机转速变化率位于所述转速变化率范围内的第二持续时长进行记录;
当所述第一持续时长和所述第二持续时长均位于预设的时长范围时,执行所述记录离合器的第三位移,并计算所述第三位移对应的第三传递扭矩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传递扭矩自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长范围为大于0.2秒且小于0.5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传递扭矩自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速变化率范围为大于-10rpm/s且小于10rpm/s,所述扭矩变化率范围为大于-30Nm/s且小于30Nm/s。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传递扭矩自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递扭矩在200Nm至600Nm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传递扭矩自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速阈值为200rpm,所述扭矩阈值为200Nm。
8.一种离合器传递扭矩自学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其用于获取离合器接触点的第一位移及第一位移对应的第一传递扭矩;
第二获取单元,其用于获取离合器完全结合点的第二位移及第二位移对应的第二传递扭矩;
扭矩学习单元,其用于当处于起步过程中的车辆的工况满足预设自学习条件时,控制离合器慢速结合,并计算发动机扭矩以及发动机扭矩变化率、发动机转速以及发动机转速变化率;当所述发动机扭矩大于扭矩阈值且发动机扭矩变化率位于预设的扭矩变化率范围内、所述发动机转速大于转速阈值且发动机转速变化率位于预设的转速变化率范围内时,记录离合器的第三位移,并计算所述第三位移对应的第三传递扭矩;
第三获取单元,其用于获取已标定传扭曲线上第三位移对应的已标定传递扭矩;
曲线更新单元,其用于当所述已标定传递扭矩与所述第三传递扭矩之间的差值百分比大于阈值时,基于所述第一位移、所述第一传递扭矩、所述第二位移、所述第二传递扭矩、所述第三位移和所述第三传递扭矩更新所述已标定传扭曲线,完成传递扭矩自学习。
9.一种离合器传递扭矩自学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传递扭矩自学习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传递扭矩自学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18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