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具融冰与能馈功能的牵引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1620.2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勤;魏应冬;沈华;侯灵犀;李笑倩;张冬冬;白雪莲;黄红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13 | 分类号: | B60M1/13;B60M1/02;B60M1/30;B60M3/00;B61L1/02;B61L1/2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阿晓东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具 功能 牵引 供电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铁路供电技术领域,提出了兼具融冰与能馈功能的牵引供电系统,包括多个供电区间,每个供电区间对应设置有牵引变压器,每个供电区间均设置有整流机组牵引所或柔性直流牵引所;整流机组牵引所的输入端与牵引变压器连接,整流机组牵引所的输出正极通过供电开关与上行供电轨连接,整流机组牵引所的输出负极与上行走行轨连接;柔性直流牵引所的输出正极通过第一开关与上行供电轨连接,直流牵引所的输出负极通过第四开关与上行走行轨连接,每个供电区间均设置有第五开关,第五开关的一端与上行供电轨连接,另一端与上行走行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牵引供电轨道融冰操作复杂、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供电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兼具融冰与能馈功能的牵引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中国高速铁路、城市轻轨等轨道交通行业飞速发展,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为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机车牵引供电轨道暴露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在恶劣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情况下会出现覆冰问题,导致机车受电弓无法正常取电,影响机车运行,甚至导致受电弓损坏及机车运行事故。因此,研究牵引供电轨道融冰或防止覆冰,是实现电气化轨道交通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规的牵引供电系统整流站多采用二极管作为整流器件,所构成的牵引供电系统结构如附图1所示,每个牵引供电装置均为二极管整流器,牵引供电装置的直流正极与机车的上行供电轨和下行供电轨相连,牵引供电装置的直流负极与上行走行轨和下行走行轨相连,牵引供电装置的交流端通过变压器与牵引供电系统的交流母线相连,牵引供电系统交流母线再通过变压器与城市电网相连。此外,每个牵引供电装置配有无功补偿装置与滤波装置,相邻两个牵引供电装置之间为一个供电区间。
目前针对牵引供电轨道融冰及防覆冰问题,工程应用中主要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传统的线路覆冰大多依靠人工清除,即使用工具将覆冰敲碎掉落,其缺点是清理成本高、效率低、范围有限、且对线路损伤大;另一种方式是接触网热滑法,其利用车辆惰行时受电弓刮除接触线上的覆冰,该方法由于过度的机械摩擦对线路的磨损很大,缩短线路的寿命周期,造成线路不平滑,运行时也会产生电弧,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第三种方式是通过外加加热装置,加热融化线路覆冰,由于热传导效率不高,铺设加热设备成本高。如果轨道经过地形复杂或自然条件恶劣地区,铺设加热设备难度更大,且日常运行维护困难。此外,也有研究采用化学药剂法,即在线路结冰前,在受电弓上装设涂刷设备,将防结冰药剂涂抹在导线上,其缺点是药剂有效时间有限,且容易污染空气,因此应用较少。
综上所述,为了推动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亟需方便、可靠、灵活的技术来解决牵引供电轨道融冰及防覆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兼具融冰与能馈功能的牵引供电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牵引供电轨道融冰操作复杂、能耗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每个供电区间均设置有整流机组牵引所或柔性直流牵引所,所述整流机组牵引所的个数大于所述柔性直流牵引所的个数;
所述整流机组牵引所的输入端与牵引变压器连接,所述整流机组牵引所的输出正极通过供电开关与上行供电轨连接,所述整流机组牵引所的输出负极与上行走行轨连接;
所述柔性直流牵引所的输出正极通过第一开关与上行供电轨连接,所述直流牵引所的输出负极通过第四开关与上行走行轨连接,
每个供电区间均设置有第五开关,所述第五开关的一端与上行供电轨连接,另一端与上行走行轨连接。
进一步,每个供电区间还设置有第二开关,所述柔性直流牵引所的输出正极通过第二开关与下行供电轨连接,所述直流牵引所的输出负极通过第四开关与下行走行轨连接。
进一步,所述整流机组牵引所和柔性直流牵引所间隔设置,每N个整流机组牵引所之间设置有一个柔性直流牵引所,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1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