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的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1260.6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9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韩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力朗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78 | 分类号: | G01R31/378;G01N3/02;G01N3/1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形 锂离子电池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的测试装置,包括底板、下置物框、上置物框、上连板和下连板,底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下置物框,下置物框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下连板,下连板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下电接头,下电接头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引电导线,第一引电导线远离下电接头的一端延伸至下置物框的外部,下置物框的上方设有上置物框,上置物框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上连板,上连板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上电接头,上电接头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引电导线。本发明不仅提高了测试装置使用时的检测精度,提高了测试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而且提高了测试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好、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小型数码电子产品、电动工具、电动汽车、航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而近年来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爆炸伤人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再对其生产加工时需对其进行检测处理,因而需使用到相应的测试装置,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测试装置不便于对锂离子电池进行通电测试处理,导致其检测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时常困扰着人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的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测试装置不便于对锂离子电池进行通电测试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的测试装置,包括底板、下置物框、上置物框、上连板和下连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下置物框,所述下置物框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下连板,所述下连板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下电接头,所述下电接头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引电导线,所述第一引电导线远离下电接头的一端延伸至下置物框的外部,所述下置物框的上方设有上置物框,所述上置物框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上连板,所述上连板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上电接头,所述上电接头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引电导线,所述第二引电导线远离上电接头的一端延伸至上置物框的外部,所述下置物框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流通管,所述流通管的一端延伸至下置物框的内部,所述流通管远离下置物框的一端设有活塞筒。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销孔,所述销孔的底端贯穿至底板的外部,以便对销轴进行安置处理。
优选的,所述下置物框与上置物框一端的内壁上皆固定有两组定位筒,所述定位筒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缓冲弹簧,以便对T型杆进行安置处理。
优选的,所述上置物框内部的两侧皆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端延伸至上置物框的外部并与下置物框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顶端延伸至上置物框的外部并安装有手轮,以便带动上置物框进行升降处理。
优选的,所述活塞筒内部的一端设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活塞柄,所述活塞柄远离活塞板的一端延伸至活塞筒的外部,以使得气体经流通管流入至下置物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活塞筒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可视透窗,所述可视透窗表面的中心位置处绘制有刻度线,以便对活塞板的高度进行观测处理。
优选的,所述销孔的内部安装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底端延伸至销孔的外部,所述销轴的顶端延伸至销孔的外部并固定有定位帽,以便对测试装置进行定位处理。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安装有T型杆,所述T型杆远离缓冲弹簧的一端延伸至定位筒的外部并与上连板以及下连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以便带动上连板与下连板进行弹性升降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的测试装置不仅提高了测试装置使用时的检测精度,提高了测试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而且提高了测试装置的适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力朗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力朗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12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管嘴筒体管嘴随形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 下一篇:弯管快速换模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