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线式入侵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1167.5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2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6 | 分类号: | G06F21/56;G08B25/10;G06F1/3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翠香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线 入侵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离线式入侵检测装置及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主机,包括独立电源电路、检测电路和报警电路;独立电源电路包括电池和检测开关;检测开关电连接在电池与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之间,并设置在服务器主机的机箱箱盖处,当机箱箱盖变为非闭合状态后检测开关闭合;检测电路用于基于检测开关的开合状态输出对应的检测信号至报警电路,以便报警电路在检测开关闭合后进行报警。本申请采用独立于服务器主机的供电电源,并基于相关元器件构成的硬件检测电路而实现检测报警功能,有效摆脱了对服务器主机的电源依赖和网络依赖,有效保障了主机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并且,在无入侵时几乎零功耗,可有效实现长续航、全天候的主机机箱入侵检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入侵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线式入侵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成为企业乃至国家越来越重视的问题。目前信息安全多采用网关、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系统层面的软防护。对于人为因素的窃取(如打开机箱,直接通过机箱内部接口获取),现有技术中的硬防护一般是在服务器主机的主板芯片上设置相应侦测引脚,再结合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相应设置,来达到入侵检测的目的。但是,该方法因采用主板芯片提供的相应侦测管脚来监测入侵情况,所以对主机具有强依赖性。首先是电源依赖,此入侵检测方式必须在主机上电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其监测功能;其次是网络依赖,当需要将入侵信息传递到监控端时是依赖于内部网络的,而将内部网络接入监控端势必会带来新的安全风险。鉴于此,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已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需关注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线式入侵检测装置及方法,以便实现独立于服务器主机的离线式入侵检测,提高主机设备的运行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离线式入侵检测装置,应用于服务器主机,包括独立电源电路、检测电路和报警电路;
所述独立电源电路包括电池和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电连接在所述电池与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之间,并设置在所述服务器主机的机箱箱盖处,当所述机箱箱盖变为非闭合状态后所述检测开关闭合;
所述检测电路用于基于所述检测开关的开合状态输出对应的检测信号至所述报警电路,以便所述报警电路在所述检测开关闭合后进行报警。
可选地,还包括:
与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Lora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在所述检测开关闭合后发送报警信息至安全设备。
可选地,所述Lora无线通信模块还用于:
在发送报警信息至安全设备之后,若在预设时长内未发生信号变化,则降耗待机运行。
可选地,所述报警电路包括:
与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定时器电路,用于在输入了高电平信号后输出振荡波信号;
与所述定时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蜂鸣器,用于基于所述振荡波信号进行蜂鸣报警。
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比较器;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池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二电阻两端;
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通过所述检测开关与所述电池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三电阻两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公共端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的负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公共端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的正输入端,并通过所述第五电阻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状态恢复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11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