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调试设备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0851.1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6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伟;欧阳康;张光辉;高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H04W4/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江富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处理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调试 设备 车辆 | ||
本发明属于智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调试设备及车辆,其匹配信息处理方法实现了车端和远程工程师端的协同动作,适用于车辆研发测试系统针对相关环节开展技术升级,以实现整车开发全流程多场景的信息协同处理。本发明的核心方法实现了远程测试与实时测试指导之间的匹配,使得远程任务执行效率和数据质量得到改善;基于任务队列,解决了多人、多项目、多车、多软件、多任务条件下的任务管理,使得大规模远程匹配应用有序有效执行;以匹配状态信息作为判定条件,结合预设算法实现了远程数据修改的校验安全性机制,保证数据修改安全;通过信息匹配实现数据融合,结合预设算法解决车端测试与远程协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调试设备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联网的发展使得车辆成为智能互联系统的一部分,车辆本身的信息化水平已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发明人发现:车辆研发过程和手段同样面临升级挑战,其中整车匹配开发阶段,为了满足排放法规、动力特性、操控性能和其他整车指标,需要在实际道路上,特别是高温、高原、高寒等极端环境进行大量的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各种处理、统计、分析,实现对整车参数的调整、优化,进而完成路上验证测试;如此循环往复、迭代优化,人力、时间、资源等成本投入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整车开发全流程多场景的信息处理方法,特别是采用匹配信息处理方法实现了车端和远程工程师端的协同动作,可有效提升作业效率,降低研发维护运营成本。具体涉及如下发明内容。
通过接收设有第一信息存储单元、第一微处理器单元和第一人机交互单元的第一匹配端按预设规则生成的第一匹配信息,本方案取得了系统匹配的第一部分参照信息。
若第二匹配端发出匹配邀请,则发送第一匹配信息到第二匹配端;其中,第二匹配端也设有存储、处理和交互单元;即第二信息存储单元、第二微处理器单元和第二人机交互单元。
根据预设规则来比对接收到的来自第一匹配端和/或第二匹配端的匹配状态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处理功能的匹配和切换。
具体地,若匹配状态信息符合预设规则,则执行第一匹配操作;其中,第一匹配操作向第三匹配端发送预设数据结构的第三匹配信息;第三匹配端包括第三信息存储单元和第三微处理器单元;其中,第三匹配信息用于启动预设的流程,该匹配过程可不设人机交互单元,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运行;但对于包括人机交互的系统,同样适用本方案。
若匹配状态信息不符合预设规则,则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再次接收匹配状态信息或结束信息处理过程。
进一步地,第一匹配端属于车辆的组成部分或装载于车辆之上;第一匹配端通过预设的装置或电子线路检测或测量得到第一匹配信息。
如前所述,第三匹配端还可包括第三人机交互单元,随时接收人工干预信息或发送提示信息;第一匹配信息至少包括下列之一,以满足全流程多场景的应用需求,具体包括:车辆的测试任务信息、驾驶测试采集到的信息、车辆控制单元可读取的信息、与车辆运行相关的工况信息、通过通信端口接收到的测量、修改和/或刷写信息。
进一步地,第三匹配端还可包括下列单元之一:信息记录仪、物联网服务器、消息处理装置、大数据处理装置、服务器、移动电子设备、数据存储装置;其中的信息记录仪位于远程记录仪端,物联网服务器位于物联网服务端,消息处理装置位于消息端,大数据处理装置位于大数据处理端,服务器位于服务端,数据存储装置位于数据存储端,移动电子设备位于APP应用端。
进一步地,信息记录仪基于专用网关开发,还包括公共网络通信模块;其中,公共网络通信模块包括GSM、3G、4G、5G、6G和/或任一满足通信吞吐量和实时性要求的通信网络;信息记录仪通过通信总线与车用控制器进行通信;其中的通信总线包括CAN总线并采用XCP/CCP协议并与车用控制器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0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