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水阻燃效果的服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0528.4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4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惠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8 | 分类号: | D06N3/18;D06N3/00;D06N3/04;D06N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研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89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水 阻燃 效果 服装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水阻燃效果的服装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含磷聚酯多元醇50~60份、固化剂8~15份、聚乙烯乙二醇50~60份、亚磷酸三苯酯25~30份、聚氨酯30~4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0~16份、纳米氧化物2~4份、氯腈橡胶28~36份、己二酸二乙酯3~6份、乙醇12~20份、丙三醇8~14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布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水阻燃效果的服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不断发展,各式各类纺织品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服装衣物是由棉纤维织造而成,属于绿色产品,其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具有良好的吸湿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也特别易燃,这就存在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服装具有防水功能同样重要,防水透湿织物即是指织物既能防雨防风,又能排汗透气,使穿着者保持干爽舒适的感觉。为了确保服装衣物保持原有的优良性能,同时具有阻燃性能和高强度性质,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水阻燃的高强度服装材料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水阻燃效果的服装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含磷聚酯多元醇50~60份、固化剂8~15份、聚乙烯乙二醇50~60份、亚磷酸三苯酯25~30份、聚氨酯30~4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0~16份、纳米氧化物2~4份、氯腈橡胶28~36份、己二酸二乙酯3~6份、乙醇12~20份、丙三醇8~14份。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上述比例称取各原料,将含磷聚酯多元醇和聚乙烯乙二醇加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加入固化剂,在400~500rpm/min的转速下升温混合搅拌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倒出得到产物I。
S2:将亚磷酸三苯酯和聚氨酯放入搅拌器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纳米氧化物,充分搅拌60~80min后,得到产物II。
S3:称取氯腈橡胶、己二酸二辛酯、乙醇和丙三醇,混合加热至熔融得压胶涂料,将压胶涂料均匀涂覆于下层布料上,再将产物I覆于压胶涂料上,于130~160℃下对布料进行整理,再控制温度为35~50℃,将产物II涂覆在产物I的材料层上,再将压胶涂料覆于产物II的材料上,最后将上层布料覆于产物II的材料上的压胶涂料上,控制温度为120~150℃对布料进行整理,整理结束后降至室温,得到该服装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含磷聚酯多元醇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R为(CH2)n,n=3~7。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氧化物为质量比为(1~3):(0.4~1.5)的纳米二氧化钛和氧化镁。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固化剂为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升温反应温度为80~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本发明通过材料间的相互协同作用,显著的增强了服装材料的抗撕裂强度、耐磨性、耐水性以及耐高温性能,通过添加的含磷聚酯多元醇和聚乙烯乙二醇通过反应,生成含有多疏水基团的含磷型聚氨酯,有效的增强材料的耐水性能;采用的聚氨酯对于布料具有良好的黏合力和延伸性,确保了材料的整体性,通过氯腈橡胶与己二酸二辛酯在溶剂下,将材料与布料有效的进行结合粘结,显著增强了服装材料的机械强度;本发明通过各原料间的合理配比,有效的解决了服装材料低强度、防水性差以及耐高温性差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作具体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惠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惠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05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