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故障监测装置、电源状态监测方法和直流试验电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9921.1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0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晟;甘卿忠;郭卫明;张科峰;石延辉;梁秉岗;何海欢;雍育烨;胡忠山;黄华;熊超;陈海永;李倩;冯家伟;卢凯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G01R31/52;G01R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蔡抒枫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 监测 装置 电源 状态 方法 直流 试验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故障监测装置、电源状态监测方法和直流试验电源;其中,故障监测装置包括:电源模块,为变电站直流系统的待接入设备的调试提供直流电源,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变电站交流系统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源;监测模组,监测待接入设备的接地故障;监测模组与电源模块连接;接地故障包括交直流串电故障;监测模组包括相连的采样模块和控制模块;采样模块对电源模块数据采集,并将得到的采集数据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处理采集数据,得到故障监测结果,并对交直流串电故障告警。本申请能够监测待接入设备的安全状态,消除设备接入时发生接地故障、特别是交直流串电故障的隐患,提高安全性,简化设备,提升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故障监测装置、电源状态监测方法和直流试验电源。
背景技术
为保护直流系统的可靠性,新接入的设备通常使用外接直流试验电源进行调试,确认设备功能完善且安全可靠才能接入直流系统运行。
在接入直流系统前,直流接地、交直流串电等故障可能并不影响设备的运行效果,调试时设备运行正常。当存在这些故障的设备接入到直流系统时,可能会影响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装置告警;或与直流系统的分布电容等相互作用,特别是交直流回路搭接的设备,严重时,将导致运行设备跳闸、保护误动或拒动等严重后果,甚至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大面积停电等严重事故。
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的直流试验电源,存在无法保证新设备接入直流系统的安全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故障监测装置,包括:
电源模块,用于为变电站直流系统的待接入设备的调试提供直流电源,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变电站交流系统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直流电源;
监测模组,用于监测待接入设备的接地故障;监测模组与电源模块连接;接地故障包括交直流串电故障;
其中,监测模组包括相连的采样模块和控制模块;采样模块用于对电源模块进行数据采集,并将得到的采集数据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故障监测结果,并在依据故障监测结果确定存在交直流串电故障的情况下,进行告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集数据包括正负极对地电压;故障监测结果包括电压波形;采样模块分别连接电源模块的正极和负极;
监测模组还包括连接控制模块的电桥电路;电桥电路分别连接电源模块的正极和负极;
其中,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电桥电路,将相应负荷交替投入电源模块的正极和负极,以使采样模块获取正负极对地电压;采样模块对正负极对地电压进行AD转换后传输给控制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桥电路包括第一平衡桥电阻、第二平衡桥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一可控电阻和第二可控电阻;第一开关的控制端和第二开关的控制端均连接控制模块;
第一平衡桥电阻的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正极,另一端用于接地;第二平衡桥电阻的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负极,另一端用于接地;
第一可控电阻的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正极,另一端用于通过第一开关接地;第二可控电阻的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负极,另一端用于通过第二开关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源模块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
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变电站交流系统,输出端连接稳压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变压器、桥式整流电路和RC滤波电路;
稳压电路为串联晶体管反馈式稳压电路;串联晶体管反馈式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RC滤波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99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