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电车不停电接入与切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9915.6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3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范俊秋;谢威;袁龙;廖畅;王师国;王嘉昊;宋达;吴小康;狄龙;罗金龙;廖清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02 | 分类号: | H01H3/02;H01H1/36;H01H1/58;H02J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朱宝庆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车 停电 接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车不停电接入与切出装置,该装置包括接线组件和切换组件,其中,接线组件,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上的母线接口、设置于外壳上的母线供电接口、设置于外壳上的外接供电接口;切换组件,设置于外壳内,包括导电件、与导电件接触的切换杆、设置于切换杆上的滑动开关;本发明中的发电车不停电接入与切出装置能够将发电车接入引起的停电时间做到3秒以内,并且实现接入过程的简单化操作,以此在降低人员操作复杂性的同时,降低负载端对于停电时间的感受,达到时间上类似于重合闸的不停电接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点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车不停电接入与切出装置。
背景技术
为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坚持以“供电可靠性为总抓手”,为了减少用户综合停电时间,发电车接入公变低压侧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在实施低压线路作业时,为了提高供电效率,多启用发电车替代检修线路给受影响的负载供电。实施作业时,发电车的接入是较为严谨的一道工作程序。一般情况下,需要在母线关断之后,才会投切发电车到负载线路。这一过程通常是人工操作,负载侧因此也会有短暂的停电过程。只有当各部门完美对接配合时,停电时间才能最快做到3秒。而正常情况下,停电时间一般是分钟级别,使得用户侧对于停电的感受比较明显,影响了供电质量。针对这个问题,拟开发一种针对发电车的不停电自动接入装置,将发电车接入引起的停电时间做到3秒以内,并且希望实现接入过程的简单化操作,以此在降低人员操作复杂性的同时,降低负载端对于停电时间的感受,达到时间上类似于重合闸的不停电接入。
因此提出一种发电车不停电接入与切出装置,该装置使切换线路流程更加简单,切入切出时间大大降低,使用户侧没有停电感受。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发电车不停电接入与切出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发电车不停电接入与切出装置,其使切换线路流程更加简单,切入切出时间大大降低,使用户侧没有停电感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电车不停电接入与切出装置,该装置包括接线组件和切换组件,其中,接线组件,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母线接口、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母线供电接口、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外接供电接口;切换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包括导电件、与所述导电件接触的切换杆、设置于所述切换杆上的滑动开关。
作为本发明所述发电车不停电接入与切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壳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长方体形,且其底部开设有复位槽,所述复位槽斜向开设,且其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限位槽侧壁上开设有开关滑槽。
作为本发明所述发电车不停电接入与切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槽下方开设有转换槽,所述转换槽呈四分之一圆弧状。
作为本发明所述发电车不停电接入与切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母线接口与开关柜母线排连接,所述母线供电接口与母线变压器连接,所述外接供电接口与发电车电力输出口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发电车不停电接入与切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电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包括与所述母线接口连接的第一导电块、与所述母线供电接口连接的第二导电块、与所述外接供电接口连接的第三导电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99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