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磷IF钢高洁净度的冶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9498.5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6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邱在军;邓勇;张虎;张雷;徐志亮;戴纪;王雨;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5 | 分类号: | C21C5/35;C21C7/00;C21C7/076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王亚军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f 洁净 冶炼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磷IF钢高洁净度的冶炼方法,属于高磷钢冶炼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在转炉供氧量达到200m3‑500m3的第一阶段内,加入第一批料,其中第一批料包括石灰和镁球,且第一批料中石灰为石灰总加入量的70%;在转炉供氧量达到2500m3‑2800m3的第二阶段内,加入第二批料,其中第二批料包括石灰,且第二批料中石灰为石灰总加入量的20%;在转炉供氧量达到6000m3‑6300m3的第三阶段内,加入第三批料,其中第三批料包括石灰、碳化硅,第三批料中石灰为石灰总加入量的10%。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有必要研究一种高磷IF钢高洁净度的冶炼方法,能够有效保证高磷IF钢在冶炼过程不发生喷溅,且终点氧含量低、洁净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磷钢冶炼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磷IF钢高洁净度的冶炼方法。
背景技术
高磷IF钢因其具有高强度和超深冲性,近年来其开发和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该类钢可用于制造复杂的汽车结构件,如轿车延伸支架、悬挂安装梁、转向机安装支梁、加强板等,并且逐渐用于汽车面板,因此对钢液洁净度的要求较高。
高磷IF钢在冶炼过程因需要的出钢温度高、钢水磷高,导致冶炼前期快速升温、且炉内碱度低,极易造成爆发性喷溅。现有的冶炼方法有以下两种:①通过增加石灰加入量,提高炉渣碱度来控制爆发性喷溅的发生,但此方法造成钢水磷含量较低,后工序需要添加大量磷铁,成本较高;②通过增加冶炼废钢量,降低前期升温速度,能够有效遏制爆发性喷溅的发生,但副枪TSC测量时出现热量不足,极易造成终点过氧化、终点氧高的情况,影响高磷IF钢的洁净度。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研究一种高磷IF钢高洁净度的冶炼方法,能够有效保证高磷IF钢在冶炼过程不发生喷溅,且终点氧含量低、洁净度高。
关于高磷IF钢的冶炼方法已有大量专利文献公开,如申请号201811105074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磷IF钢及其冶炼方法,经过转炉冶炼、RH精炼和连铸完成;高磷IF钢成分为:C: 0.0025~0.0030wt%,Mn:0.55~0.65wt%,Si:0.50~0.60wt%,S:≤0.01wt%,P:0.090~ 0.10wt%,Nb:0.020~0.025wt%,B:0.0005wt%,余量为Fe。采用该方法浇注高磷IF钢时,其结晶器液面波动明显降低,铸坯中大型夹杂物含量较低,冷轧过程中轧材缺陷率降低,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又如申请号201811502416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转炉冶炼高磷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转炉开吹5min内一次性加完活性石灰和轻烧白云石,终渣碱度控制在2.0~2.5,冶炼过程氧压0.85~1.00Mpa;吹炼枪位比正常脱磷炉次低100~200mm,吹炼过程氧枪采用高—低—低枪位,控制终点碳温命中;在吹氧80%~85%时副枪测TSC的熔池温度控制在 1610℃~1640℃;吹氧结束前100秒内禁止加冷料;第二步:转炉终点控C:0.04~0.09%,出钢温度控制在1645℃~1685℃,终点控P:0.040~0.070%;第三步:出完钢后倒部分炉渣,轻烧白云石溅渣护炉,根据溅渣后渣量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倒渣,留渣量控制在3~5t,进行下炉含磷钢冶炼。该方案既能降低渣料和合金消耗,又能确保转炉连续平稳冶炼。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研究一种高磷IF钢高洁净度的冶炼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遏制高磷IF 钢在冶炼过程中爆发性喷溅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冶炼终点氧含量,提高钢水的洁净度。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磷IF钢高洁净度的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9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