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加工冲压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69399.7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7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峥 |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B21D37/04;B21D37/10;B21C51/00;B30B1/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加工 冲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冲压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立板,两个所述立板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立板相对的一侧共同滑动连接有位于安装板下方的移动板,所述安装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一。本发明通过个夹板相向和相反运动,从而快速的完成对冲压材料的固定,抵板的移动,从而完成对模具的固定和拆卸,从而降低了工人劳动量,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冲压头的上下往复的移动,实现了冲压头带动模具完成冲压的操作,以及冲压头和模具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冲压头带动模具进行冲压深的度调节,使冲压设备满足不同深度的冲压需求度,进而提高了冲压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加工冲压设备。
背景技术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板料,模具和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按冲压加工温度分为热冲压和冷冲压,前者适合变形抗力高,塑性较差的板料加工;后者则在室温下进行,是薄板常用的冲压方法,它是金属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也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技术,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冲压加工的工件种类较多,管材便是其中的一种。
现有的冲压设备中冲压头与模具之间的连接方式大多数选择螺纹连接或者螺丝固定方式,这样使得模具在更换和固定的过程就比较麻烦,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现有的冲压设备不具备高度调节的功能,导致现有的冲压设备只能单一冲压固定的深度,导致冲压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此外现有冲压设备对被冲压材料的固定也比较繁琐。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械加工冲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机械加工冲压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加工冲压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立板,两个所述立板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立板相对的一侧共同滑动连接有位于安装板下方的移动板,所述安装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一,所述液压缸一远离安装板的一端与移动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的下侧壁滑动插设有冲压头,所述冲压头的下端外壁滑动套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模具,所述冲压头的外壁对称滑动插设有延伸至冲压头内部的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相远离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抵板,两个所述移动杆想靠近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块,两个所述三角块向远离的一侧与冲压头的内侧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套设在移动杆外壁上的弹簧,所述冲压头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三角块上方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二,所述液压缸二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两个三角块倾斜面共同相接触的横板,所述机箱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两端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机箱的前侧内壁均对称转动连接有与蜗轮相匹配的蜗杆,所述冲压头位于机箱内部的外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齿条,位于同一侧的所述蜗杆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与齿条相啮合的不完全齿轮,所述底板的上侧壁设置有固定机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上侧壁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底座的上侧壁对称滑动插设有延伸至底座内部且共同套设在导向板外壁上的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底座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与两个齿板共同啮合的齿轮,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底座上方的挡板。
优选地,两个所述立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移动板相匹配的滑槽,位于左侧的所述立板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滑槽前方的刻度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峥,未经陈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93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