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楔形波导膜片的波导到微带同向转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68778.4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0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吴成凯;曹天豪;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P5/08 | 分类号: | H01P5/08;H01P5/107 |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甘茂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楔形 波导 膜片 微带 同向 转换 结构 | ||
1.一种基于楔形波导膜片的波导到微带同向转换结构,包括:输入标准波导(1)与输出微带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到微带同向转换结构还包括输入增高波导(2),所述输入增高波导(2)连接于输入标准波导(1)、且末端设置短路面,所述输入增高波导2内设置有楔形波导膜片(3)、使得输入增高波导(2)内沿电磁波传播方向形成超紧凑U型弯;所述输出微带线结构从输入增高波导(2)的短路面沿输入标准波导(1)的中心线插入输入增高波导(2)、且输出微带线结构沿着输入标准波导(1)的E面布置;所述楔形波导膜片(3)由矩形膜片与直角三角形膜片拼接构成,其中,直角三角形膜片面向输入标准波导设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楔形波导膜片的波导到微带同向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微带线结构包括:基片(4),以及设置于基片上的E面探针(5)、匹配微带(6)与主微带(7);所述E面探针、匹配微带与主微带沿输入标准波导(1)的中心线布置、且依次连接。
3.按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楔形波导膜片的波导到微带同向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增高波导(2)的宽边尺寸为A1、窄边增高尺寸为b1、长度为L1,且A1/a=1、b1/b=λ1、L1/b=λ2,a为输入标准波导的宽边尺寸、b为输入标准波导的窄边尺寸,且a=2b,λ1的取值范围为0.5~0.7、λ2的取值范围为1.6~1.8。
4.按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楔形波导膜片的波导到微带同向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膜片的宽边尺寸为A2、高度为L2、厚度为s、矩形膜片与输入增高波导的短路面的间距为b2,且A2/a=1、L2/b=λ3、b2/b=λ4、s/b=λ5,λ3的取值范围为0.7~0.9、λ4的取值范围为0.5~0.7、λ5的取值范围为0.05~0.1;所述直角三角形膜片与矩形膜片相接的直角边的尺寸为L3、与输入增高波导相接的直角边的尺寸为L4,且L3/b=λ6、L4/b=λ7,λ6的取值范围为0.5~0.9、λ7的取值范围为0.5~0.9;a为输入标准波导的宽边尺寸,b为输入标准波导的窄边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877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