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补气血和脾散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8705.5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8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建社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K9/14;A61P9/10;A61P11/06;A61P11/14;A61P3/10;A61P9/12;A61P3/06;A61P1/10;A61P19/06;A61K35/57 |
代理公司: | 安徽研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229 | 代理人: | 刘顶 |
地址: | 24559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血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老年病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调补气血和脾散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重量百分比进行选料:西洋参3‑7份、丹参7‑12份、茯苓7‑12份、薏仁米7‑12份、山药7‑12份、鸡内金3‑7份、莲子7‑12份;S2:对不同的原料分别加工;对步骤一选取的鸡内金用陈醋浸一昼夜,然后清洗炒干;芡实、苡米、怀山药、莲子、炒成微黄色;西洋参、丹参、茯苓永生药不炒;S3:对加工完成的原料混合配比;对步骤二加工的各药分别研成细末,混合分装;无副作用,适用人群广泛,无论男、妇、小儿皆可应用,可防可治;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调补气血和脾散,重在调脾,次在调补气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老年病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调补气血和脾散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气血,中医指人体内气和血的统称,中医学认为气与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营养脏器组织,维持生命活动,脾胃乃后天之本,肾气乃先天之本;但凡慢性疾患,经久不愈,都与脾胃有关,后天之本靠调养,一个人的脾胃好与否?与其吃喝、拉、撒、睡甚为密切,肠胃好则体内的垃圾毒素,能通过大小便及时排查体外。
然而,脾胃升清降浊功能正常,则进入良性循环,才能摆脱疾病对健康的威胁;调补脾胃是治疗痼疾的妙法,对中风脑梗、气喘咳嗽、阳痿早泄、思虑过度、精神萎靡、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性冷不孕、痛经闭经等慢性疾患,皆可通过调理脾胃来解决,因此急需一种调节脾胃的药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补气血和脾散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补气血和脾散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百分比进行选料:西洋参3-7份、丹参7-12份、茯苓7-12份、薏仁米7-12份、山药7-12份、鸡内金3-7份、莲子7-12份;
S2:对不同的原料分别加工;对步骤一选取的鸡内金用陈醋浸一昼夜,然后清洗炒干;芡实、苡米、怀山药、莲子、炒成微黄色;西洋参、丹参、茯苓永生药不炒;
S3:对加工完成的原料混合配比;对步骤二加工的各药分别研成细末,混合分装。
具体的,步骤一中的重量百分比为:西洋参4份、丹参8份、茯苓8份、薏仁米8份、山药8份、鸡内金4份、莲子9份。
具体的,步骤一中的重量百分比为:西洋参4份、丹参8份、茯苓8份、薏仁米10份、山药9份、鸡内金5份、莲子8份。
具体的,步骤一中的重量百分比为:西洋参5份、丹参10份、茯苓10份、薏仁米10份、山药10份、鸡内金5份、莲子10份。
具体的,步骤一中的重量百分比为:西洋参6份、丹参11份、茯苓11份、薏仁米10份、山药10份、鸡内金5份、莲子10份。
具体的,步骤一中的重量百分比为:西洋参7份、丹参12份、茯苓12份、薏仁米10份、山药10份、鸡内金5份、莲子1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西洋参、丹参、茯苓、薏仁米、山药、鸡内金、莲子制成的和脾散无副作用,适用人群广泛,无论男、妇、小儿皆可应用,可防可治;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调补气血和脾散,重在调脾,次在调补气血,脾的功能正常,则体内的垃圾毒素能通过大小便及时排出来,进入良性循环,才能摆脱疾病对健康的威胁;内伤脾胃,百病重生,升清降浊功能正常,升清是管好消化吸收;降浊则是排泄排毒,则遏制了慢性疾病的源头,符合《内经》:“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中医基本理论;是故调补气血和脾散对康复中风脑梗、气喘咳嗽、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腹胀便秘、痛风等慢性病有一定的作用,中国步入老年社会,具有更高的市场开发前景,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建社,未经余建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87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