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互层岩体数值模型的仿真方法、系统及处理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8405.7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6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军;刘震;哈月龙;李严君;蒋国新;侯宪明;陈鑫;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纵义天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2 | 代理人: | 曾娟 |
地址: | 830002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互层岩体 数值 模型 仿真 方法 系统 处理 终端 | ||
1.一种模拟互层岩体数值模型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互层岩体数值模型的仿真方法包括:
利用distribute命令生成球体,并设置密度;
迭代计算使颗粒达到平衡;
生成不同岩层倾角、层厚比、层厚的互层岩体数值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互层岩体数值模型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方法具体包括:
利用ball distribute命令生成球体,同时设置球体孔隙率、半径、球体生成范围,并设置球体属性密度、阻尼;balldistribute命令按孔隙比分配可重叠的球到一个区域,在迭代计算颗粒运动达到设定的孔隙比时颗粒停止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互层岩体数值模型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
假设强风化泥岩层厚a与强风化砂岩层厚b的比值m,层厚比为的比值,强风化泥岩层厚a表示为:强风化砂岩层厚b表示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互层岩体数值模型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distribute命令生成球体,并设置密度前,需进行:
设置整个模型生成的空间范围;
设置空间范围内实体的力学参数,包括粘结模量、刚度比、阻尼;
墙体的生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互层岩体数值模型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不同岩层倾角、层厚比、层厚的互层岩体数值模型后,需进行:
对颗粒进行分组,使互层岩体数值模型的不同图层中充满颗粒;
删除左右两侧墙体;
对不同组的颗粒赋予不同的平行粘结参数包括:平行粘结模量、刚度比、平行粘结刚度比、颗粒摩擦系数、法向粘结强度、切向粘结强度、平行粘结摩擦角等参数,用以模拟不同层的岩体属性;
同时在OpenFoamt定义网格,确定网格坐标划分网格数量及比例;设置压强,入口压强设置为zerogradient,出口压强设置为固定值,设置流体速度,入口速度y方向为1,其余方向为0,出口速度设置为zerogradient;同时设置流体粘度;
通过离散元软件读取网格数据节点及边界条件流体压强、速度;并设置运行时间间隔,使数据在离散元中运行一定时间后,把数据交换到OpenFoam软件,在OpenFoam中运行一定时间把数据交换到离散元,以此类推,不断进行交换,使互层岩体与流体耦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互层岩体数值模型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不同组的颗粒赋予不同的平行粘结参数后,还需进行:
打开应力、应变、裂纹记录及能量开关,记录裂纹数量及发展趋势、摩擦能、应变能、动能变化趋势,记录应力、应变变化趋势;
上下墙体以一定的速度分别向下、向上移动,应力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下降应力值小于峰值应力的70%时;墙体停止移动,试验结束,并测量单轴压缩试验的弹性模量、及泊松比。
7.一种模拟互层岩体数值模型的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互层岩体数值模型的仿真系统包括:
互层岩体数值模型参数生成模块,用于设置整个模型生成的空间范围,还用于设置空间范围内实体的力学参数,包括粘结模量、刚度比、阻尼;还用于墙体的生成;
互层岩体数值模型生成模块,利用distribute命令生成球体,并设置密度;迭代计算使颗粒达到平衡;生成不同岩层倾角、层厚比、层厚的互层岩体数值模型;
不同层的岩体属性模拟模块,用于对颗粒进行分组,使互层岩体数值模型的不同图层中充满颗粒;删除左右两侧墙体;对不同组的颗粒赋予不同的平行粘结参数包括:平行粘结模量、刚度比、平行粘结刚度比、颗粒摩擦系数、法向粘结强度、切向粘结强度、平行粘结摩擦角等参数,用以模拟不同层的岩体属性;
测量模块,用于记录裂纹数量及发展趋势、摩擦能、应变能、动能变化趋势,记录应力、应变变化趋势;还用于上下墙体以一定的速度分别向下、向上移动,应力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下降应力值小于峰值应力的70%时;墙体停止移动,并测量单轴压缩试验的弹性模量、及泊松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84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节能环保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速自动化镜头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