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脱离的飞轮结构及飞轮储能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68167.X | 申请日: | 2021-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5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胡东旭;戴兴建;陈海生;李文;朱阳历;张雪辉;王艺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2K7/02 | 分类号: | H02K7/02;H02K5/04;H02K5/10;H02K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胡炳旭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离 飞轮 结构 系统 | ||
1.一种防脱离的飞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盘;
芯轴,插置在所述轮盘内,其中,所述芯轴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轮盘的弹性模量;
防脱离结构,所述芯轴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芯轴的周向设置,所述芯轴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防脱离结构,或者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防脱离结构,所述防脱离结构适于在所述芯轴与所述轮盘脱离后仍与所述轮盘保持接触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离的飞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芯轴的端面,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防脱离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离的飞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与槽底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与槽底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离的飞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芯轴的轴线方向上,所述防脱离结构与所述轮盘的接触面的长度不小于1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离的飞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芯轴的周向,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均连续,以使所述防脱离结构呈连续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离的飞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脱离结构包括两个,两个所述防脱离结构均靠近所述芯轴的端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脱离的飞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与槽底之间的夹角处均设置有倒角;
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与槽底之间的夹角处均设置有倒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离的飞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轴的端面设置有动平衡槽;
沿远离所述芯轴的端面的方向上,所述动平衡槽的开口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离的飞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盘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轮盘嵌套设置;
其中,位于内圈的所述轮盘的材质为玻璃或碳纤维;
位于外圈的所述轮盘的材质为玻璃或碳纤维;
位于中间的所述轮盘的材质为碳纤维与玻璃的混合物。
10.一种飞轮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脱离的飞轮结构,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处设置有密封盖;
所述防脱离的飞轮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操作孔与动平衡槽相对齐设置,适于通过所述操作孔将动平衡块安装在所述动平衡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81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