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后台管理系统和巡检系统的NFC智能巡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68077.0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3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坚;朱斌;杨贺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视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20 | 分类号: | G07C1/20;H04B5/00;H04L9/40;H04L67/1095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陈俊波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后台 管理 系统 巡检 nfc 智能 方法 | ||
1.一种基于后台管理系统和巡检系统的NFC智能巡检方法,包括一后台管理系统以及与后台管理系统数据交互的多个巡检系统,一巡检系统对应有一巡检员,其特征在于,所述NFC智能巡检方法包括:
步骤1,后台管理系统向当值巡检员的巡检系统派发巡检任务链,包括
步骤1.1,获取当值巡检员的巡检任务序列,巡检任务序列中任一巡检任务指向一巡检任务信息和一第一公钥;
步骤1.2,使用任一巡检任务指向的第一公钥对下一巡检任务指向的巡检任务信息加密,得到巡检任务加密信息,构建巡检任务序列下的巡检任务链;
步骤2,巡检系统遍历接收的巡检任务链,并按序完成巡检操作,包括
步骤2.1,访问当前巡检任务信息并识别对应的NFC电子标签,获取存储的第一私钥并解密下一巡检任务加密信息,且基于当前巡检任务信息人为执行巡检操作;
步骤2.2,将解密后的下一巡检任务加密信息作为当前巡检任务信息,返回步骤2.1直至访问完巡检任务链;
当值巡检员执行当前巡检任务信息的巡检操作后录入巡检数据,巡检系统将巡检数据和对下一巡检任务加密信息的解密时间同步至后台管理系统,后台管理系统判定对下一巡检任务加密信息的解密时间是否在当前时间的预设时段内且巡检数据是否不为空,若两者同时满足,则在执行下一巡检操作时能录入巡检数据,否则在执行下一巡检操作时无法录入巡检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后台管理系统和巡检系统的NFC智能巡检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巡检任务信息包括巡检点编号、巡检点名称、巡检点类型、巡检点位置信息、巡检频次、巡检标准和内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后台管理系统和巡检系统的NFC智能巡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获取当值巡检员的巡检任务序列包括
基于预设的所有巡检任务信息获取当日巡检计划;
基于预设的巡检任务路长矩阵对当日巡检计划寻求最优巡检路径;
基于预设的值班信息和最优巡检路径获取当值巡检员的巡检任务序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后台管理系统和巡检系统的NFC智能巡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每一巡检任务信息中的巡检频次,通过quartz定时器定时生成当日巡检计划。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后台管理系统和巡检系统的NFC智能巡检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蚁群算法对当日巡检计划中的所有巡检任务寻求最短巡检路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后台管理系统和巡检系统的NFC智能巡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预设的值班信息和最优巡检路径获取当值巡检员的巡检任务序列包括
计算当日巡检计划中任一巡检任务的工作量,任一巡检任务的工作量为巡检任务的任务量与最短巡检路径下到达巡检任务的运动量的加权和;
以最大化均衡工作量为原则,为每一当值巡检员划分最短巡检路径下的巡检任务。
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后台管理系统和巡检系统的NFC智能巡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管理系统向当值巡检员的巡检系统派发巡检任务链的同时,还派发后台管理系统的公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后台管理系统和巡检系统的NFC智能巡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获取存储的第一私钥包括
步骤2.1.1,识别得到当前巡检任务信息的NFC电子标签信息,使用后台管理系统的公钥对NFC电子标签信息解密,得到解密后的文本信息;
步骤2.1.2,在解密后的文本信息中剔除巡检点编号,得到第一私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后台管理系统和巡检系统的NFC智能巡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管理系统包括
信息录入模块,用于录入巡检任务信息;
巡检任务模块,用于获取当值巡检员的巡检任务序列;
巡检加密模块,用于使用任一巡检任务指向的第一公钥对下一巡检任务指向的巡检任务信息加密,得到巡检任务链;
所述巡检系统包括
NFC识别模块,用于识别NFC电子标签并获取NFC电子标签信息;
巡检数据录入模块,用于人工录入巡检数据并同步至后台管理系统;
巡检解密模块,用于对巡检任务链中任一巡检任务加密信息解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视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视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807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