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膨胀防火低烟无卤阻燃剂组合物及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868075.1 申请日: 2021-07-30
公开(公告)号: CN113583299A 公开(公告)日: 2021-11-02
发明(设计)人: 许肖丽;林倬仕;翟金国;叶文;许保云;李平阳;肖雄;董玲玲;陈彦昊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K13/04 分类号: C08K13/04;C08K5/3462;C08K3/32;C08K5/3492;C08L23/08;C08L23/12
代理公司: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代理人: 褚明伟
地址: 20006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膨胀 防火 低烟无卤 阻燃 组合 塑性 树脂
【说明书】:

发明涉及高膨胀防火低烟无卤阻燃剂组合物及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高膨胀防火低烟无卤阻燃剂组合物含有:(A)成分20~70质量份,(B)成分10~50质量份,(C)成分15~60质量份,其中(A)、(B)和(C)成分的总量为100质量份;(A)成分选自聚磷酸哌嗪、焦磷酸哌嗪、正磷酸哌嗪或二磷酸哌嗪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B)成分选自聚磷酸铵、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多聚磷酸盐、三聚氰胺二三聚磷酸盐或三聚氰胺氰尿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C)成分为膨胀石墨。本发明的高膨胀防火低烟无卤阻燃剂组合物具有阻燃和防火的双重特性,遇高温着火后会快速膨胀,形成一层致密的膨胀炭层,实现封堵、阻燃、防火、隔热、隔氧、抑烟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高膨胀防火低烟无卤阻燃剂组合物及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人员密集场所中使用材料的防火安全性对于火灾防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筑物和船舶舱室中的不同区域之间的间隔部,如墙壁、舱壁、天花板、地板等空间分割区域需要设置线缆、管道等贯穿孔洞和装置,实现水、电、气、信号等在不同区域之间的传输。但是贯穿孔洞会破坏建筑物原有的防火系统,火和烟会通过管路贯穿装置在不同区域之间迅速扩散,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在船舶中,贯穿孔不仅要承受高温和火焰的侵蚀,还要承受由于管路坍塌及消防水流引起的机械负荷。因此,贯穿孔洞需要进行封堵,贯穿装置需要具有较好的封堵防火功能,将火和烟快速有效地封闭在着火区域,抑制火灾蔓延,从而保障人们生命与财产的安全。

目前国内对线缆、管道贯穿孔、空开口和缝隙的防火处理措施普遍使用有机防火堵料、无机防火堵料、防火包、无机耐火隔板等传统防火材料进行组合施工。这些防火材料本身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1)通过添加卤素阻燃剂获得良好的耐火阻燃效果。卤素阻燃剂在火灾中放出有毒的卤化氢气体,对人员生命造成危害,卤化氢气体附着在电气设备上,会对设备造成腐蚀损坏;(2)这些防火材料在火灾中的膨胀性较差,对贯穿孔洞尤其是密集电缆贯穿孔洞的缝隙不能充分填充,无法完全满足孔洞尺寸,造成火焰、浓烟和有毒气体扩散;(3)防火材料本身的发烟量较大,在火灾中释放浓烟;(4)施工工艺落后,需要在施工现场调配搅拌,对环境造成污染,且施工中有可能造成带电设备短路。

膨胀型阻燃剂具有在燃烧过程中发烟量少、无毒性、无腐蚀性气体产生,遇火会膨胀,长时间或重复暴露在火焰中有极好的抵抗性等优点,被认为是实现无卤化最有希望的途径之一。将膨胀阻燃技术应用于封堵材料的研究,可以制得阻燃效果高、低温柔韧性好、卤酸气体及烟雾量少的新型有机防火封堵产品。无卤膨胀有机堵料的膨胀阻燃体系在受热时快速膨胀,并配合树脂体系、填料形成一层质硬多孔的炭层屏障,膨胀后的体积超过原体积的3倍至10倍,足以全部堵塞贯穿孔洞周围的空隙部分,并且能够封闭各种穿线管、电缆绝缘层和管道保温层被烧毁所造成的空隙和孔洞,使在起火场内达到防火、防烟的独特效果,从而使不同分割区域之间互不影响,将火势控制在火源的防火分区之内,将火灾的损失降低到最低。因此,开发和应用具有高效阻燃、封堵防火、施工更加方便、满足环保要求的新型无卤防火封堵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膨胀防火低烟无卤阻燃剂组合物及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高膨胀防火低烟无卤阻燃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具有阻燃和防火的双重特性,遇高温着火后会快速膨胀,形成一层致密的膨胀炭层,实现封堵、阻燃、防火、隔热、隔氧、抑烟作用,抑制火焰蔓延、减少火灾造成的危害。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膨胀防火低烟无卤阻燃剂组合物,含有:(A)成分20~70质量份、(B)成分10~50质量份,(C)成分15~60质量份,其中(A)、(B)和(C)成分的总量为100质量份;

(A)成分选自聚磷酸哌嗪、焦磷酸哌嗪、正磷酸哌嗪或二磷酸哌嗪(磷酸哌嗪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B)成分选自聚磷酸铵、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多聚磷酸盐、三聚氰胺二三聚磷酸盐或三聚氰胺氰尿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80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