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燃性粉尘自动识别判断及报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7349.5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3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韩海涵;曹丽中;孙江伟;黄洋;吴忌;苏宇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2 | 分类号: | G08B21/12;G08B3/00;H04W4/38;H04W84/18;H04L29/08;G01N15/06;G01D21/02;G16Y20/10;G16Y40/10;G16Y40/50 |
代理公司: | 苏州六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4 | 代理人: | 沈陈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燃性 粉尘 自动识别 判断 报警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燃性粉尘自动识别判断及报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智能主机、调控模块和报警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现场各类粉尘及浓度进行不间断的数据采集、跟踪与统计分析,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对数据的传输,智能主机用于对数据的分析和预警。本发明利用数据采集模块和智能主机相配合的设置方式,实现对空气中多种不同粒径范围的粉尘浓度测量和统计,基于成像法的工业微细粉尘监测系统实现对微颗粒信息及其颗粒粒径实时监测,基于多点连续监测,形成金属抛光粉尘三维空间分布场,基于云计算技术,组建分布式测控网络,体现了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的整体融合应用,将信息技术完美应用到安全生产行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粉尘爆炸防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燃性粉尘自动识别判断及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各制造行业在生产和存储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的各类粉尘,进而形成粉尘空气混合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相对封闭的环境,粉尘的浓度便会不断提高,很容易引起粉尘燃烧或爆炸,给人们生命及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粉尘现场情况复杂,粉尘大小、浓度、燃点各不相同,传统检测方式不能做到精确区分、正确预警,给安全生产留下了很大的隐患,限制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现有的粉尘预警系统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1、监测功能单一,偏重于住宅以及室外粉尘浓度的监测,缺乏对于工厂等特定场所产生的特定粉尘浓度的监测,不能按照多类粉尘独有的特性进行针对性的浓度监测;
2、网络化水平低,并非完全网络化的全数字系统,对外缺乏网络接口,无法实现信息的对外共享发布,无法组建远程监测及管理系统;
3、智能化未实现,未全部实现数字化及智能化,不符合物联网的技术方向;同时系统缺乏智能分析功能,只局限在监测层级,不符合设备状态监测领域的技术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燃性粉尘自动识别判断及报警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燃性粉尘自动识别判断及报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智能主机、调控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现场各类粉尘及浓度进行不间断的数据采集、跟踪与统计分析,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对数据的传输,所述智能主机用于对数据的分析和预警,所述调控模块用于对现场的粉尘调控,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发出声音进行报警;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粉尘浓度监测子模块,粉尘浓度监测子模块内部吸气以一定的比例进行空气采样,当采样气体中的粒通过光源等收束的光束时,产生光散射现象,散射光通过光电变换器变为电信号,粒子越大得出该脉冲信号就越大,通过此时的波峰值和脉冲数就可得出每个粒径的个数浓度,即通过测试散射光的数量和强度,得出实时测试数据。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还包括温度监测子模块和湿度监测子模块,所述温度监测子模块用于对环境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湿度监测子模块用于对环境的湿度进行监测,所述温度监测子模块通过DSB测温模块实现多点测温,针对单总线DSB测温电缆中序列号传统二叉树搜索算法效率低的问题,基于对单根测温电缆的不同DSB序列号中相同家族码和位数的标识,设计一种优化的二叉树搜索算法。
优选的,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对数据终端和智能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结合LoRa无线传输技术的优势,设计了一种基于星型网络结构的低功耗远距离数据传输方案,基于信道活动检测实现休眠机制,两种方式结合的低功耗唤醒模式,按照模块号有序上传数据和采用Contiki嵌入式系统实现多进程高效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73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