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解式密封的防爆防尘防水内真空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7334.9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5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卢星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星霖 |
主分类号: | H02K5/124 | 分类号: | H02K5/124;H02K5/136;H02K5/24;H02K7/02;H02K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解 密封 防爆 防尘 防水 真空 电机 | ||
基于分解式密封的防爆防尘防水内真空电机涉及密封领域又涉及电机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分解式密封,就是旋转时是动密封,停止旋转时是静密封,动密封采用阻止和/或疏导功能,阻止功能采用离心叶轮和/或轴流叶轮排斥环境对电机内腔的一切不利因素,疏导功能采用连通管疏导渗入密封舱内腔的来自于环境的不利因素,始终使电机内腔保持真空或接近真空状态;本发明希望解决特种电机和普通电机的防爆防尘防水的问题,可以尽量减少特种电机昂贵的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本发明还希望解决电机内腔洁净度,减少故障率,减少维护成本,增加有效的工作长度,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基于分解式密封的防爆防尘防水内真空电机涉及密封领域又涉及电机领域,本发明希望解决电机的防爆防尘防水的问题,同时,由于电机内腔处于真空或接近真空状态,可以尽量减少特种电机昂贵的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保持电机内腔的洁净度,减少故障率,减少维护成本,增加有效的工作长度,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节约能源。
本发明是在″零泄漏非摩擦高效能转轴分解式复合密封″(专利申请号:202110745671.0)的基础上的延伸发明;希望这个发明助推电机成为能效领跑者,希望这个发明给予国家重大利益。
本发明的电机适宜于普通的工况环境,也适宜于有毒有害介质、腐蚀性介质、易燃易爆介质、粉尘介质的特种工况环境,亦适宜于矿井、船舶的潮湿环境,还适宜于水下环境。
本发明主题所述的分解式密封是,旋转时是动密封,停止旋转时是静密封,动密封采用排斥和/或疏导功能,排斥功能采用离心叶轮和/或轴流叶轮拒绝环境对电机内腔的一切不利因素,疏导功能采用连通管疏导渗入密封舱内腔的来自于环境的不利因素,始终使电机内腔保持真空或接近真空状态;动密封始终是非摩擦状态,没有热损耗,同时,金属密封件具有导热作用,离心叶轮和/或轴流叶轮同步旋转时具有散热作用;没有紧密包裹电机转轴的轴封,不会造成转轴的发热,能源消耗要减少。
本发明主题所述的防爆防尘是,电机内腔的真空或接近真空状态,停止了电机内腔与外界的交流,在无空气的环境下,电机内腔没有可以排出的任何物质,同时,在排斥和/或疏导功能的作用下,外界的有毒有害介质、腐蚀性介质无法进入电机内腔,杜绝电机内腔零部件的腐蚀;外界的易燃易爆介质、粉尘介质无法进入电机内腔,杜绝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本发明主题所述的防水是,在排斥和/或疏导功能的作用下,外界的水分无法进入电机内腔,即使被洪水淹没,依然确保电机内腔的洁净度、安全性和持续性。
本发明主题所述的内真空是,电机内腔的真空状态或者接近真空状态,杜绝了转子与空气的风摩擦,没有了产生旋转噪声、涡流噪声和笛声的空气条件,对于稳定气隙,保障安全长效运行有极大的意义。
专业人士对真空电机的评价:
1、电气绝缘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由于没有氧化作用,电机寿命大大延长;
2、没有了空气的阻力,启动更顺畅,空载和负载的电流都相对减小,效率要比在普通环境里使用要高,而且噪音也大为减小,没有了空气对流作用,电机的散热就剩下辐射和传导。
本发明主张资源节约型,希望电机生产线无尘化,那么,这样的电机故障率大大降低,使用寿命成倍增长,伴随的是能源消耗和生产资料的极大减少。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电机的年产值达到8883亿元,每年电机的能耗达到全国能耗的60%,工业能耗的80%,能效偏低是大多数电机致命的缺陷;中小型电机占全国电机功率的75%,中小型电机平均提高一个百分点,一年可节省20多亿千瓦。
现有的防爆电机与普通电机相比,主要在结构及材料有很大的不同,防爆电机有其独特的特点:
1、防爆电机采用无刷励磁,设置旋转整流盘和静态励磁柜,励磁控制系统可靠;顺极性转差投励准确,无冲击;励磁系统失步保护可靠,再整步能力强;线路设计合理,放电电阻在工作中不发热;励磁电流调节范围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星霖,未经卢星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73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